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報告摘錄

來源:青島日報2012-02-11 06:36:50字號:TT

藍色跨越

    報告靚詞

    新興產業規模化 優勢產業高端化 傳統產業創新化 西海岸經濟新區 藍色硅谷 走向深藍 再造一個新青島

    報告摘錄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壯大經濟實力,是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的根本保障。

    堅持走向深藍、走向高端,加快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硅谷建設以釋放發展潛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以增強競爭實力,加強創新和人才保障以強化內生動力,推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加快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促進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雙跨越,力爭五年在經濟規模上再造一個新青島。

    突出藍色經濟引領作用 彰顯藍色經濟核心優 勢,加快建設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產業集聚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區。 加快產業轉型步伐 堅持工業與服務業、傳統產業 與新興產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并重,引導產業高端發展和集群發展,大力培育品牌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努力構筑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服務經濟為主導、現代農業為基礎的新型產業體系。

    強化創新和人才支撐 堅持把人才強市作為核心 戰略,深入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加快推進科教興市,著力營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打造人才薈萃的高地和創新創業者的樂園。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加快形成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產學研資合作的創新模式。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市場導向、以用為本,組織落實各類重大人才工程,加快科技創新和人才聚集的平臺載體建設,重點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國際化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國際水準的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技能大師和創新團隊。大力發展與建設大青島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改善人力資源結構。完善各類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培養開發、發現引進、評價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形成任人唯賢、唯才是舉、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

    延伸

    ★藍色軌跡

    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我市立足本土優勢,開始大力發展藍色經濟。

    2011年,省政府正式批復我市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了我市建設“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產業的集聚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范區”的發展目標,以及“一帶、五區、多支撐點”的總體戰略空間布局,確定了我市藍色經濟區核心區龍頭的地位。

    2011年,我市依托海洋科研優勢,提出藍色硅谷重大戰略,決定在東部的嶗山、即墨及高新區等海洋科研集聚區域,打造中國藍色硅谷。藍色硅谷實施“一區一帶一園”的總體布局。“一區”即藍色硅谷核心區;“一帶”由核心區向南,沿濱海大道延伸至嶗山區科技城,形成一條海洋科技創新及成果孵化帶;“一園”即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

    同年,我市編制完成藍色硅谷和西海岸經濟新區重點區域發展規劃。10月8日,市委常委會討論并原則通過兩大規劃,在東西兩翼,建設中國藍色硅谷,打造海洋科技產業核心“驅動器”,建設西海岸經濟新區,再造一個創新開放的新青島。兩大戰略形成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兩大發展重點,全市藍色經濟區戰略發展空間布局基本形成。

    本次黨代會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加快形成鏈條完善、技術先進、特色鮮明、國內領先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西海岸經濟新區開發建設,整合港口、園區、產業和政策等優勢,吸引高端生產要素,構筑創新開放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區;高水平規劃建設藍色硅谷,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海洋科技研發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興產業培育中心,在大青島東部盡快形成濱海科技新城。

    ★工業躍“龍門”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改革開放進程加快,青島工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工業產出規模逐年躍升。從1978年到198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用了7年時間;從1985年到1996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用了11年時間。

    從1996年到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0億元大關,用了14年時間。這一時期,我市加快對工業結構進行全局性、戰略性調整,經濟總量連續翻番,規模優勢逐漸顯現,重化工業產值比重在2005年首次超過50%。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堅持發展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的升級路徑,做強做大重點產業,力爭到“十二五”末,七大產業實現產值18000億元,五個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堅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升級路徑,基本確立以“兩化融合”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力爭到“十二五”末,培育16個兩化融合示范區、75個示范企業、200個示范項目,重點產業信息化水平在全國同類城市領先。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堅持產業鏈企業分工合作的升級路徑,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形成2-3個千億級、20個百億級、130個十億級大企業梯隊,形成以產業鏈為紐帶、大中小企業配套互動、創新發展的局面。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堅持產業布局優化的升級路徑,力爭到“十二五”末,累計啟動老城區企業搬遷110戶,全市培育產值過50億元工業集聚區50個,占全市工業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轉型之路

    五年來,我市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轉方式、調結構,走出一條堅實的轉型之路。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引擎,截至去年底,近千億元的15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其中128個開工建設;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占生產總值比重由44.1%提高到46.4%。

    本次黨代會提出,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步伐,堅持優勢產業高端化,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集群;堅持傳統產業創新化,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占有量;堅持新興產業規模化,加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在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同時,把推進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轉型的戰略重點。

    未來五年,我市將抓住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努力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和世界級海洋制造業基地。

    未來五年,我市將全力打造藍色硅谷,重點發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節能環保和海洋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盡快突破和掌握相關領域核心技術,加快創新創業機制優化完善;加快建設西海岸經濟新區,做強裝備制造、石油化工、通用航空、濱海旅游等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林剛 司海英)

    專題點評 藍色引領新青島

    本次黨代會提出“實現藍色跨越”,是我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放眼全國發展戰略格局、立足本土優勢而確立的正確方向與宏大目標。

    藍色跨越的核心內容,是率先科學發展,是把藍色引領作為主導戰略,通過藍色經濟區建設彰顯城市特色,優化經濟結構,壯大經濟規模,搶占藍色經濟制高點,打造全國藍色經濟領軍城市。

    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我市肩負著“龍頭”的重要使命,而只有圍繞藍色跨越這一目標先行一步,健步如飛地走向深藍、走向高端,我市才能牢固確立龍頭城市地位,引領全省藍色經濟發展壯大。可以說,能否盡快實現藍色跨越,決定著青島的未來、山東的未來。

    實現藍色跨越,必須充分發揮藍色經濟戰略的帶動作用,本次黨代會提出要高水平規劃建設藍色硅谷,加快西海岸經濟新區開發建設,并圍繞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整合海洋科技資源,促進創新要素集聚,吸引高端生產要素,構筑創新開放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區,這無疑為藍色經濟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了強大的創新內核,為我市培育形成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產業轉型提供了重要載體,為我市實現人才強市、科教興市提供了空前闊大的舞臺。

    藍色跨越,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大跨越,是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的雙跨越,一個宜居幸福的新青島,必將在步履鏗鏘的藍色跨越中實現傳奇再造。(林剛)

分享到: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阿巴嘎旗| 离岛区| 湘潭市| 浠水县| 金华市| 达州市| 手游| 海晏县| 手游| 益阳市| 杭州市| 延庆县| 蓬莱市| 高邮市| 广西| 阿拉善盟| 沁源县| 泽州县| 巩留县| 鄢陵县| 尼玛县| 通榆县| 灵璧县| 中西区| 莫力| 五家渠市| 轮台县| 资中县| 长乐市| 阜平县| 甘孜| 西乌| 科技| 平利县| 吉隆县| 深圳市| 泗阳县| 芷江| 额尔古纳市|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