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報告靚詞
治庸 治懶治散 治慢治拖 治瞞
報告摘錄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青島率先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
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始終把理論學習放在首位。
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優化班子結構,增進班子團結,增強班子整體合力,建設干事創業的領導班子。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完善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努力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干成事的有地位,造就一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以“島城先鋒”黨建品牌創建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各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下大力氣優化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黨組織建設。
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把建立干部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與聽證、責任追究等制度,促進科學民主決策。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堅持不懈地治庸、治懶、治散、治慢、治拖、治瞞,凈化政治空氣,優化政治生態。
深入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完善具有青島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延伸
★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
市第十次黨代會以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基層黨組織3.17萬個。在農村,大力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全市村 “兩委”成員中,“三高三強”型優秀人才占82.2%;積極推進村級民主制度化建設,健全完善村級民主管理“六項制度”,扎實開展村級“民主日”活動,實現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公開選聘250多名大學生村官赴基層任職。
★“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不斷提升
不斷深化以“抓組建、抓規范、抓機制,促進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為主要內容的“三抓一促”活動,加強“兼合式”黨組織組建,先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8000多名,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5973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
截至2011年底,全市符合建立黨組織規定的1335個社會組織中,已有713個單位建立了黨組織,2686個社會組織實現了黨建工作覆蓋。
★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2010年4月以來,全市以創建“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為載體,以打造“推動發展的動力工程、服務民生的滿意工程、加強黨建的夯基工程”等“三大工程”為抓手,在全市3萬多個基層黨組織和64萬多名黨員中深入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
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藍色經濟區建設、文化強市建設、創建文明城市、膠州灣大橋、膠州灣隧道、地鐵建設等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重要任務中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深入群眾大走訪、社會矛盾大調解等活動,為群眾辦實事6萬余項;全市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全面推行陽光政務、審批提速、即時監督,公開服務承諾事項168個,為社會群眾提供更便捷、高效和優質的服務。
★黨員隊伍建設大力加強
市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圍繞提素質、增活力,黨員隊伍建設大力加強。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黨員64.6萬名,其中35歲以下的黨員13.7萬名,大專以上學歷的26.2萬名。五年來,全市共發展黨員7.8萬名,其中35歲以下5.7萬名,占73%,工作、生產一線黨員4.3萬名,占55%,大專以上學歷黨員2.9萬名,占37%。大力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開辦了全國首家市級黨建電視頻道,實現了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站點全覆蓋,為黨員教育搭建了新平臺。
★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創新
市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市委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把品牌理念引入黨建領域,先后出臺了 《關于開展黨建品牌創建工作的意見》、《關于創建“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的意見》等文件,以“島城先鋒”黨建品牌為統領,精心培育打造,共有26個黨建品牌被評為“青島市級黨建品牌”。(崔武 沈俊霖 賈臻 司海英)
專題點評 推動青島率先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
要實現青島率先科學發展,關鍵在于黨的領導。而要加強黨的領導,關鍵在于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青島率先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
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面對各種風險和困難,我們必須通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賈臻)
上一篇:李群談宜居幸福城市 張新起:提高標準搶抓機遇
下一篇: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開幕側記:嶄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