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藍圖
報告摘錄
“四個必須”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對青島發展的新要求,搶抓機遇,全面趕超,率先科學發展;
——必須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動海洋要素融入城市發展,努力實現藍色跨越;
——必須對照國際城市標準,堅定地融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不斷賦予現代化國際城市以新的內涵;
——必須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好地順應人民群眾對提升城市內在品質、提升自身生活質量的新期待,把宜居幸福作為城市發展的新追求,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體要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搶抓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機遇,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提升工作,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為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而努力奮斗!
主要目標
●全省藍色經濟龍頭城市地位更加凸顯,經濟實力在轉型發展中躍上新臺階
●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在調整優化中實現新跨越
●實施文化強市戰略邁出堅實步伐,文化青島建設在改革發展中開創新局面
●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建設在加強與創新中取得新突破
●率先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改革開放在攻堅克難中釋放新活力
●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在全面加強中實現新提升
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五年的努力,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國家藍色經濟領軍城市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讓人民群眾過上物質更富足、精神更充實、環境更優美、社會更和諧的幸福美好生活!
延伸
“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為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而努力奮斗……”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對未來五年我市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作出了高度凝練的表述。
展望未來,在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進程中,機遇和挑戰并存。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全國發展戰略的大格局中,在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大目標中研究、謀劃并推進青島未來五年發展,報告以“四個必須”、“總體要求”和“六大主要目標”,為我們舒展開一幅宏偉的發展藍圖。
1675個字,城市下一個5年發展的目標與任務盡在其中,城市發展軌跡的變遷清晰可見。
★率先科學發展
簡單精煉的六個字彰顯的是青島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龍頭城市,面對未來5年發展所作出的表態。站在歷史選擇的節點上,作為再次承擔國家使命的青島如何實現率先發展?報告以一系列“走在全國全省前列”,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五年市委帶領青島奪取經濟社會發展更新更大成就的果敢與魄力。
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在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上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在增長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上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實現藍色跨越
藍色跨越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為青島未來發展定下了藍色基調。未來五年,一批“藍”字號項目將相繼上馬,青島藍色經濟引領作用將日益彰顯,藍色跨越的脈絡清晰可見。
把藍色引領作為主導戰略,通過藍色經濟區建設彰顯城市特色,優化經濟結構,壯大經濟規模,搶占藍色經濟制高點,加快建設全國藍色經濟領軍城市。
★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
未來青島將以何種身姿展現在市民和世人面前?“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更加明確而高遠地向我們展示了未來青島發展的美好圖畫。著力打造生活舒適便捷、生態景觀怡人、公共安全良好的環境;著力增進社會和諧與人民福祉……這是市委對人民許下的莊嚴的承諾。
要在加快經濟發展、持續壯大經濟實力的同時,著力打造生活舒適便捷、生態景觀怡人、公共安全良好的環境,讓城市更加宜居;著力增進社會和諧與人民福祉,讓居民生活更加幸福;著力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文明程度,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著力增強對國際要素的聚集、服務和輻射能力,將城市不斷做優、做強、做大、做美,努力使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能在安居樂業中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機遇與挑戰
報告中對未來城市發展進程中的機遇與挑戰做了客觀、準確的把握,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做了冷靜的思考與分析,并對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出了新的、具體的要求。
展望未來,在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進程中,機遇和挑戰并存。必須把青島的發展置于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置于全國發展戰略的大格局中謀劃,置于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大目標中推進。當前,國際經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加快推進,我國發展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必須看到,未來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當前世界經濟總體低迷,發達國家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國內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區域和城市間競爭更趨激烈;轉型期各種矛盾多樣多發,對我們的執政能力提出新的考驗,等等。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不斷增強機遇意識,破除自滿守成陳舊觀念束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埋頭苦干,堅定信心,善于在迎接挑戰、化挑戰為機遇的過程中把握好規律,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抓住歷史賦予的機遇,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
專題點評
幸福起航譜寫新篇
壬辰新春,在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期盼中,中國共產黨青島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
歷史,總會見證變化發展的印記。過去五年,青島續寫了太多值得稱贊的傳奇,創造了令人肅然起敬的發展奇跡,贏得了不少改革的成果。
歷史,總愿意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過去的風景正在隨風遠去,無需躺著久久留戀,新一輪的發展與競爭早已開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譜寫城市發展新篇章適逢其時。報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目標任務,這不僅是進一步確立青島獨特城市形態風貌的重要舉措,更是決定后工業社會時期產業格局的戰略部署,將鑄造新的青島輝煌。
未來五年,青島會有什么天翻地覆的變化?身處其中的人們能感受和體會到的又是什么?報告用簡練而平易的語言概括出“六大目標”,既有藍色經濟的凸顯,城市功能的跨越;又有文化強市的戰略,社會和諧的提升;既有發展的科學,又有人民的幸福,都是實實在在的事,都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都是人民所盼、社會所需、發展所要的事。這些目標,描繪的正是一幅未來五年青島的發展圖景;這些目標的逐一實現,拼裝的正是870萬青島人未來五年觸手可及的幸福夢想。
時間的意義,遠不能用長度來計算。而關乎870萬人前途和命運的五年時間,絕非簡單的五年光陰、1800多個日子,它承載的是無數沉甸甸的夢想以及家家戶戶每一個人的幸福。
而今,幸福正在起航,新篇即將譜寫。(李莉莉 楊曉星)
新聞鏈接
后工業社會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青島進入了后工業社會的初期階段……”本次報告中首次引用了“后工業社會”這一概念。
從工業社會出發,可以將社會分成三種類型: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所謂前工業社會即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機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以農業、漁業、采礦等消耗天然資源的經濟部門為主的社會形態。工業社會的主要特征是大機器工業生產取代了以往的農業、手工業生產。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經濟部門主要以制造業即第二產業為主。后工業社會是工業社會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后工業社會的關鍵變量是信息和知識,主要經濟部門是以加工和服務為主導的第三產業甚至第四、第五產業,諸如運輸業、公共福利事業、貿易、金融、保險、房地產、衛生、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