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急性胃炎進行分類
時間:2011-12-31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胃炎是由多種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急性和慢性炎癥,它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胃病中胃炎的發病率占到80%以上,因此,胃炎是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
急性胃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有化學原因、物理原因、微生物原因和毒素原因等。急性胃炎患者常有上腹疼痛、惡心、噯氣、嘔吐和食欲減退等。
其臨床表現常輕重不等,但發病均急驟,大都有比較明顯的致病因素,如暴飲暴食、大量飲酒或誤食不潔食物、受涼、服用藥物等。
由藥物和應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常僅表現為嘔血和黑便,一般為少量,呈間歇性,可自止,但也可發生大出血。
另有一些患者臨床上無癥狀,僅在胃鏡下觀察有急性胃炎的胃粘膜炎癥改變。1982年,國內胃炎會議上將急性胃炎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和急性化膿性胃炎四種,尤以前兩種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