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
報告靚詞
整體設計 配套推進 國際意識 規則意識 推進改革
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最大瓶頸制約在于體制機制障礙,破解障礙的有效方法就是推進改革、擴大開放。
深化綜合配套改革。加強整體設計、配套推進,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
深化財政、土地管理、戶籍管理、投融資體制、鄉鎮行政資源科學整合、農村社區建設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努力從體制上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落實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鼓勵支持民間投資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等領域,為各類所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營造公平的體制機制環境。健全要素市場體系,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更好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強企業工資分配宏觀調控,推動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向縱深發展。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財權與事權匹配的財政運行機制。
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開放先導
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強化國際意識和規則意識,營造國際化居住和商務環境,著力提升城市的國際化程度;
優化開放載體,全面提升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港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中德生態園等重點園區發展水平,加強園區資源集約利用,更好地發揮對外開放的先導作用和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提高招商引資水平,著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實現由傳統對外貿易向現代國際貿易轉變,爭取成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樞紐城市,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鞏固和擴大對重點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優勢,積極爭取成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樞紐城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延伸
★整體設計 配套推進
所謂整體設計、配套推進強調的是從宏觀角度上精心的謀劃改革,不簡單拘泥于某一項細節的進展,而是更加注重各領域改革的協調推進,充分發揮改革的“規模效應”,全方位為社會發展助力。
要想做好改革的整體設計和配套推進,需要在綜合各方利益和多方訴求的基礎上,潛心研究地區實際,統籌協調推進各領域改革,特別是通過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帶動全市全方位改革的有效進行。
★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
作為“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注腳,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提出讓人耳目一新,歡欣鼓舞。作為因外貿而興的城市,青島經過多年的“積攢”,貿易輻射功能日漸增強,進出口和內貿規模越來越大,口岸貿易日漸發達,轉口貿易在口岸貿易中所占比重增加,青島口岸貿易在全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所有這些“厚積”,增強了青島的“底氣”,提出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也可謂順勢而為。未來五年,青島將朝著這一目標,增強貿易主體中樞功能、貿易輻射功能、貿易要素配置功能,將進一步完善與貿易相關的多樣化城市功能,完善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體系,進一步提升制度環境優越和貿易便利程度。
★打造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樞紐城市
作為山東的門戶和龍頭,青島和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在與兩國的經貿往來中有著先天的區位優勢。不僅如此,近年來,青島和日本、韓國經貿往來密切。無論貨物貿易還是服務貿易,青島與日韓都有著良好傳統,貿易額不斷擴大,貿易的層次不斷加深。去年,日本、韓國分別是青島的第二、第三大出口國和第三、第一大進口國。
此外,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的加快實施,以及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硅谷等規劃的推進,將為青島打造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樞紐城市提供廣闊的載體,注入新的活力。
專題點評 推進改革 擴大開放
本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我市將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致力于行政體制、市場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這些改革重點直指當前發展要害,切中肯綮,有序推進必將進一步助力城市發展。
今后五年,包括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開發建設,實現藍色跨越,乃至“再造一個新青島”的宏偉藍圖,無一不需要以擴大開放作為支撐。
在此背景下,大力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顯得尤為迫切。將海外優質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國際人才“引進來”為我所用,為青島下一個五年的發展注入動力與活力;加快“走出去”,為新的產能找到釋放的市場,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產業轉移的海外空間,內外聯動,進一步增強青島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與抗風險能力。黨代會報告關于今后五年的對外開放藍圖,輪廓清晰,令人鼓舞。(崔武 沈俊霖)
上一篇:李群談宜居幸福城市 張新起:提高標準搶抓機遇
下一篇: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開幕側記:嶄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