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病因你了解多少?
乳腺癌是由乳腺導管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是婦女的常見惡性腫瘤。在許多西方國家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占女性癌腫的首位。在我國,乳腺癌占女性惡性腫瘤的前二位。據有關資料,其發病率在女性為23/10萬人口,在男性則僅為0.49/10萬人口。
男子乳腺癌大約占整個乳腺癌的1%左右。乳腺癌大多發生在40~60歲,或絕經期前后的婦女,尤其以45~49歲和60~64歲間發病率最高。
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從目前的臨床醫學實踐及動物實驗等有關資料分析乳腺癌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1)激素分泌紊亂:所謂激素分泌紊亂主要是指雌激素的分泌紊亂。因為在乳腺癌高發年齡是40~60歲的婦女。這個年齡階段正是婦女雌激素分泌失調、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時期。由于體內雌激素的分泌增多,這樣可以使乳腺導管上皮細胞的過度增生而發生癌變。
(2)生育和授乳:近年來通過大量的調查證明、沒有生育或有了生育而很少授乳的婦女發生乳腺癌要比多次授乳,授乳時間長的婦女多。這說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發生乳腺癌的機會。
(3)纖維囊性乳腺。呵懊嫣岬竭^這種病變,它是一種癌前期病變,極易轉變成為乳腺癌。
(4)遺傳因素:主要表現在有乳腺癌家族史上。據國外資料,陽性家族史可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母親患乳腺癌,其女兒亦好發乳腺癌,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閉經前,常為雙側性;另一種為母親未患過乳腺癌,但在一個家庭中,至少有兩個姊妹患乳腺癌,這種家庭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要比無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發病率高2~3倍,且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閉經后,常為單側性。
乳腺癌在病變尚局限于乳房或區域淋巴結時,應以局部治療如手術或放射治療等為主,輔以手術前后的全身治療,如臨床Ⅰ、Ⅱ期及部分Ⅲ期病例。而當病灶廣泛或已有全身或遠處轉移時,則應以全身性治療為主,局部治療僅作為配合,為患者爭取較長時間低痛苦的“帶瘤生存”期。對于某些早期乳腺癌患者,應當考慮到手術后的乳房再造問題。
乳腺癌的綜合治療方法是指以外科手術為主的,根據不同情況輔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及生物免疫治療等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綜合治療方法。其中生物免疫治療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免疫治療可以殺死手術后殘余癌細胞,提升放化療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轉移,防復發。
- 乳腺癌的常識
- 乳腺癌臨床檢驗和其他檢查
- 乳腺癌臨床表現
- 乳腺癌病理和乳腺癌分型
- 教你如何讀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 乳腺癌的病因
- 專家介紹乳腺癌的病因
- 乳腺癌的病因你了解多少?
- 乳腺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誘發乳腺癌的因素有哪些
- 乳腺癌的治療
- 幾種常見的乳腺癌中期的治療方法
- 乳腺癌的治療難題何去何從
- 詳解乳腺癌的手術治療方式
- 關于乳腺癌的手術治療有哪些知識
- 乳腺癌的癥狀
- 乳腺癌早期癥狀表現有哪些?
-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
- 乳腺癌早期癥狀有哪些?
- 愛她就要告訴她乳腺癌早期癥狀
- 乳腺癌的預防
- 如何才能讓女人遠離乳腺癌呢
- 產后如何預防乳腺癌?
- 和諧性生活有助預防乳腺癌
- 乳腺癌的術后護理事項
- 乳腺癌的飲食
- 乳腺癌患者化療時的飲食如何安排
- 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怎樣健康飲食
- 乳腺增生患者飲食多注意
- 哪些食物乳腺癌患者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