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品貿易、智能制造等領域不斷突破!青島功能區鎮街同謀“一盤棋”
臨空經濟示范區與腹地鎮街協同創新,在農品貿易、智能制造、美麗經濟等領域不斷突破
“妙手”頻現,功能區鎮街同謀“一盤棋”
每一個區域性航空樞紐都有強大的腹地作為后盾。臨空經濟示范區作為青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與腹地鎮街同向發力、協調發展、相互賦能,將區域特色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增強區域特色產業國際競爭力,共同推進區域經濟提質增效。
農品貿易融合升級
近年來,隨著上合組織國家間農產品交易數量和品種持續攀升,上合組織國家農產品貿易額已經占全球的十分之一。自2023年以來,我國新增上合組織國家農產品準入進口的種類達31種,農產品交易中心的建設對于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具有重要意義。青島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正是對這一需求的積極回應。
今年7月,由臨空經濟示范區支持建設的青島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在膠萊街道開園,標志著青島市在農產品貿易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
該項目分四期建設,首期建筑面積約29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辣椒交易中心、冷鏈倉儲中心、香辛料文化館、商務辦公中心、大數據中心等。二期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芝麻、胡椒、八角等品類的香料交易中心,以及香辛料商業步行街,種子、農機研發中心,進出口檢測服務中心等。三期和四期建設冷庫倉儲設施及共享加工工廠、研發深加工總部基地等。
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總經理李百恩介紹,該交易中心旨在構建一個集商品交易、現代金融、倉儲物流、科技研發、精深加工、展示營銷、產業文旅、企業孵化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際農產品產業生態。具體來講,交易中心不僅包括實體園區、產業互聯網平臺、新零售平臺,還通過多語種、多幣種的產業互聯網平臺與國際市場接軌,提供一體化在線服務,降低貿易壁壘,促進農產品以更低成本進入國際市場。
此外,該交易中心還將通過建設沉浸式香辛料文化體驗館、香辛料特色體驗餐廳、上合臻品超市等,推動文化與產業的融合升級,并通過直播電商生態鏈的構建,整合B端貨源、直播場景、文化體驗、冷鏈倉儲、物流配送等資源,進一步滿足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日益增長的農產品貿易需求,促進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同時,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還聯合山東大學、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專家團隊,共同設計打造多語種、多幣種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在交易規則、交易標準、服務體系等方面與國際市場接軌。
以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為載體,臨空經濟示范區與腹地鎮街逐步建設包括金融服務中心、物流服務中心、大數據中心、跨境貿易服務中心在內的國際農產品現代供應鏈服務體系,提供一體化在線服務。以完善的農產品運營體系加強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經貿聯系,提升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推進我國和上合組織國家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農產品展銷深度合作。
智能制造蓄勢聚能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是推動青島工業向好向新的壓艙石,是工業高端化的基礎。
臨空經濟示范區推動建設的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是青島市新興產業園區之一,該項目位于阜安街道,總占地面積3877畝,核心區占地面積1611畝,其中項目一期啟動547畝。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圍繞智能成套裝備、工業母機和機器人等主導產業,對標國際標準打造先導性和示范性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目標為打造山東半島智能制造引領示范區、北方智能鍛壓設備第一城、上合地方經貿合作賦能創新平臺。
記者了解到,圍繞“一園兩區兩集群”發展思路,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鋰電生產設備、光伏生產設備、塑料加工專用設備、數控機床整機及數控系統,構建多業聯動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生態。
與此同時,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還將完成重大成套裝備產業、數控機床產業中下游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通過集聚高端數控機床及核心零部件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推動產業鏈的現代化和技術創新,增強智能制造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地理位置優越,位于膠東半島的幾何中心,與上合多式聯運中心、青島港、上合國際樞紐港在“半小時交通圈”內。臨空經濟示范區與阜安街道充分利用產業園地理優勢,形成招商引資合力,將服務“送上門”,通過展會路演、專業論壇、招商推介等方式幫助園區上門招商、以商招商。
雖然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簽約引進伊巴米亞數控械機制造項目、青島建邦綜合性總部建設項目、清巒福興高端機床項目、新能源儲能物聯網項目、頭部高端數控機床等總投資30億元的項目。
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三部部長李春云說,下一步,將把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作為重塑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格局、重構產業發展框架的關鍵變量和前沿布局,把增量擴容轉向存量提質,盤活現有智能制造要素,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蓄勢聚能。
美麗經濟轉型升級
李哥莊鎮是中國制帽之鄉,該鎮的兩大支柱行業發制品、運動帽被認定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眼下,膠州市正以李哥莊鎮為核心建設上合美麗時尚國際產業城,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精準培育醫美、美妝、美飾產業集聚壯大。在全球資源要素加速流動、全球產業分工重新洗牌的背景下,空港綜保區作為城市門戶樞紐城市建設的前沿布局和關鍵變量,為李哥莊鎮的外貿企業搭建了直接觸達全球終端消費者的平臺,助力鎮街特色產業“揚帆出海”。
李哥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將加強與臨空經濟示范區一體化發展,一方面,將李哥莊鎮納入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大盤子,統籌解決轄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協同開展產業布局、項目招引等工作,合力打造“雁陣型”產業集群;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機場集團,建立常態化聯席會議制度,合力將上合美谷打造成為機場的貿易、分撥、消費集散地。
國際合作有了新機遇,產業轉移有了新載體,經貿往來有了新平臺……借助空港綜保區制度型開放優勢,越來越多的青島商品、青島服務、青島品牌走出國門,醫美、美妝、美飾等區域產業有了面向世界的“全新窗口”。
臨空經濟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臨空經濟示范區將發揮“流量入口”效應,打造青島企業面向上合組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海口,持續培育新業態、積蓄新動能、激發新優勢,推動區域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為縣域經濟騰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馬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