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青島人】山海相擁,跨越4000公里!11名藏胞來青免費接受手術治療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麗濤 徐斌)
看到媽媽被順利地推出手術室后,拉巴瓊達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9月3日上午,來自西藏日喀則市的11名藏族同胞在青島市市立醫院免費接受了骨關節手術,拉巴瓊達的媽媽就是其中之一。
受高原地理氣候等條件影響,骨關節病成為西藏地區的高發疾病,受限于當地醫療條件,很多藏民無法及時得到治療,不得不常年拄拐生活。隨著青島市援藏公益項目暨青島市市立醫院“高原疾病”救治項目的啟動,青島市市立醫院開通綠色通道,為藏族同胞免費展開公益治療。
“十年前的心愿,終于要實現了!”
8月31日,拉巴瓊達和媽媽抵達青島,順利入住青島市市立醫院,與她們一起的,還有另外10位患者及其家屬。
“來回機票、住院費、手術費,一分錢都不用出,什么都給我們安排好了。”第一次來青島的瓊達,用著不太熟練的漢語不停道謝。原來,早在11位患者入院之前,醫院就成立了專門的診療工作小組。不僅對篩選出的患者進行了遠程會診,預留出床位,從病人的住院日用品、藏區人民的飲食習慣、病房布置、手術安排以及術后康復等細節,都做足了的準備。
坐在一應俱全的病房里,瓊達說,媽媽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瓊達的媽媽次仁普尺今年60歲,可深受膝關節疼痛的折磨已有10年。十年里,看遍當地大大小小的醫院,吃過藏藥,也泡過溫泉,可媽媽的膝蓋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多走幾步路,膝蓋就疼得受不了。萬幸的是,這次碰上青島援藏幫扶項目,媽媽正好符合篩查條件,有機會來到青島接受專業的治療。
“媽媽一直有一個心愿,就是想去爬一次珠穆朗瑪峰,本以為再也沒機會了,如今也有了希望。”瓊達笑著轉頭對媽媽說,等她出院康復了,要帶她去看看青島的大海,再去領略珠穆朗瑪峰的巍峨。
院長上陣 三個手術團隊同時開臺!
經過院內多學科會診,醫院最終確定為其中10位患者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另外1位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為了讓11位藏族同胞盡快地接受手術,早日康復出院,青島市市立醫院派出了精銳團隊。醫院黨委書記、總院長,骨關節科專家于騰波坐鎮,骨關節科戴世友、郭傳友教授等,分3個手術組同時進行手術。
為進一步提高手術效率,麻醉手術科也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確保每臺手術無縫銜接。9月3日9:00,11位患者被分批送往手術室。13:30,不到5個小時,11位藏胞的手術全部結束,被順利送至病房。
得知手術成功,一直在病房內等候的家屬也長長舒了口氣。次旺卓瑪雙手合十,一個勁兒地向醫護人員鞠躬致謝,神情有些激動。在一旁整理設備的護士長李云,微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原來,早在今年4月份,次旺卓瑪就陪著婆婆來青島接受過市立醫院的公益治療,術后效果非常好。這一次,她是陪著自己的媽媽來手術,對她而言,這里讓自己的兩位親人得到“重生”。
“婆婆的手術非常成功,現在都能下地干活了!”次旺卓瑪期待著,手術后的媽媽會和婆婆一樣,不再被關節的疼痛折磨,恢復健康的雙腿。
48年接力幫扶 做守護藏胞健康的“格桑花”
在為11位藏族同胞治療的同時,由青島市紅十字會和青島市市立醫院聯合啟動的“山海相擁,大愛同行——青島市援藏公益項目暨青島市市立醫院‘高原疾病’救治項目”也同步啟動。這意味著接下來,青島將進一步為藏族同胞治療病痛,醫院也將發揮專業優勢,為高原常見疾病的防治和治療,貢獻一份力量。通過專業的診療和照護,讓患者們快速康復,重獲健康。
早在48年前,青島市市立醫院便與日喀則建立了深厚的醫療援助情誼。48年來,醫院累計派出20批次39名醫護人員進入西藏,展開醫療衛生援助。他們扎根雪山、情灑高原,累積診療患者7000余人次,填補刷新區域醫療技術空白50余項。
近兩年來,醫院累計接收了三批20名來青手術的藏族同胞,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醫療救助。“接下來,我們也計劃派出專業醫療組,針對骨關節疾病展開定向篩查,為更多患者送去健康。”作為此次治療組的主要負責人,骨科中心東院骨關節外科主任戴世友表示,醫院已經與桑珠孜區人民醫院建立了遠程會診通道,今后還將竭盡所能捐贈幫扶資金和醫療設備,幫助提升醫院建設,繼續譜寫“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的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