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河片區城市設計即將決出“前三強”,充分體現青島特色和嶗山形象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9日訊 張村河片區的更新改造,一直牽動著大眾的目光。此前,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將張村河片區打造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示范窗口區”的工作部署,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嶗山區政府面向全球,開門編規劃,于5月31日發布張村河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征集公告,吸引了數十家國內外設計機構踴躍參與,經過評審遴選,5家設計機構(含聯合體)進入方案設計階段。
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消息稱,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將于8月31日舉行,屆時邀請業內知名院士、大師等權威人士組成專家評審團,公正把關、優中選優,評選出3個最具創意、最能體現青島特色和嶗山形象、又兼具落地實施性的城市設計方案。
接下來,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嶗山區政府將在優勝城市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對整個片區的規劃設計進行全面優化提升,著力構建高品質、全方位、立體化的規劃體系,將張村河片區真正打造成為國際國內一流水準的生態之城、幸福之城、未來之城。
作為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主戰場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嶗山區張村河片區拆遷前是青島主城規模最大的“城中村”,涉及12個未改造社區、2萬多村民及6萬多流動人口,這個區域的建設事關青島未來的城市功能、形象品質和發展能級。
截至目前,張村河片區12個社區已全部完成簽約,提前一年半實現主城“城中村”清零。今年上半年,新開工張家下莊、董家下莊2個安置區,劉家下莊、張村河南等部分安置區樓座提前半年實現主體封頂。
為安放村民們的“鄉愁”,嶗山區檔案局在片區啟動改造之初就走街串巷收集老物件、老照片、老檔案等,將張村河片區村民生活痕跡保存下來,目前已經征集3000多件。這些物件將安置于未來的嶗山民俗文化展覽館中,原汁原味地保留人們的張村河記憶。為把張村河打造成生態綠色休閑文化景觀長廊、城市“綠腰帶”,嶗山區還開工建設了張村河生態公園(一期)先行啟動區。啟動區全長1.2公里,正在完善施工計劃、地面清表及土方外運等工作,并發布了橋梁概念方案征集公告,以創新設計理念展現出一橋一景、山水融合的橋梁空間布局,創造富有青島特色、嶗山文化和創新時代特征的意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