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視點】西海岸再放大招 5年產業鏈產值超過30億元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陳志偉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日前,聚焦打造種業發展高地,青島西海岸新區制定出臺了《關于建設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了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發展方向,主要建設國際種業創新園、國際種業會展交易基地和頭部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成國內一流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種業高地。
根據規劃,到2026年,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引進培育種業企業50家以上,培育“育繁推一體化”企業1家,搭建現代種業科研平臺6處以上,良種繁育面積達到6萬畝以上,種業產業鏈產值超過20億元。
到2028年,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引進培育種業企業100家以上、“育繁推一體化”企業2家以上、產值過億元企業3家以上,種業上市公司1家,搭建現代種業科研平臺10處以上,選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食用菌等新品種,良種繁育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種業產業鏈產值超過30億元。
01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是實現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
種業創新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之關鍵。
目前,西海岸新區在農作物、果蔬、畜禽、水產等業態均有相關種業企業,種業品類多而全,初步構建起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而且種業企業技術領先,瑞滋集團、卓越海洋等企業在海參、對蝦領域居于全國領先地位。比如,瑞滋集團培育出國內首個抗逆刺參新品種——“參優 1號”,是國內良種產業化最優、經濟效益最好、市場占有率最大的海參品質,國內良種市場占有率已達到 38%以上。
同時,新區聚焦種業科技創新,與全國范圍內的國家級、省市級種業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種業技術合作,大幅提升了育種技術水平。
西海岸新區結合種業產業發展的特點,將重點建設國際種業創新園,突出種業發展的“育種、制種、種子推廣”三個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加快資本和技術進入種業領域。
西海岸新區依托農高產業綜合體建設國際種業創新園,與高校院所、種業企業合作,采取獨建、共建等多種形式,建設生物育種關鍵共性技術平臺、生物育種公共試驗平臺、種質資源引進及鑒定利用平臺、新品種新技術集成示范平臺、科技型企業雙創孵化平臺、種業科技國際交流平臺等六大科研平臺,為科研機構、種業企業入駐提供科技支撐。
同時,示范區建設種業發展公共服務中心,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加大種業產業培育力度,建成以生物育種為主體,生物信息、檢驗檢測、儀器設備、藥物試劑、商貿金融、會展文旅等配套產業協同發展的現代種業高地。
西海岸新區還制定了精準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建立種質資源共享平臺,爭創國家級、省級、市級種業科技創新平臺;鼓勵種業科技創新,實施種業創新工程;鼓勵引進國內外高校院所的種業技術成果并實現轉化,凡符合相關條件的經營主體、科研平臺均可享受30萬元-500萬元不等的獎勵扶持優惠政策。
同時,新區推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建設青島國際種都聯合實驗室,引育一批現代種業領軍人才,為青島國際種都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02
頭部企業如同“頭雁”,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具有號召力和示范作用,能在產業鏈帶動、研發創新、市場主導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不斷擴大和加強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特色種業,著力培育佳沃藍莓、海青茶葉、康大肉兔、瑯琊雞、隆銘肉牛、清原種業等實力突出、行業領先的種業龍頭企業,種業發展勢頭良好。種業總產值約8.2億元,其中,水產種業產值約2億元、占全市55%。
為了保障青島國際種都建設,西海岸新區將加大種業項目招引力度,配套出臺鼓勵扶持政策,吸引跨國種業企業、國內種業陣型企業、頭部企業入駐,打造國內一流、有國際影響力種業頭部企業聚集地。
西海岸新區鼓勵種業頭部企業進駐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建設總部聚集區。對于全球種業20強或中國種業10強企業在區內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的,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于國家種業陣型企業或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在區內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同時,西海岸新區提升基礎配套水平,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快種業科技創新。以清原種業為主體,大力發展生物育種技術,加快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新品種培育,建成國內一流農業育種技術創新體系。以優芮藍莓、農高科技等企業為主體,整合藍莓產業鏈,打造藍莓新品種、新技術創新體系。以健力源、綠色硅谷等企業為主體,加快特色蔬菜的育種研發。
以青島瑞滋為主體,推進水產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加強新品種培育,提高海參、對蝦、扇貝等良種化水平。以康大兔業、禽之寶等企業為主體,加快肉兔、瑯琊雞的品種提純復壯,為畜禽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種源。
03
加快打造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全面提升青島國際種都的品牌度,離不開會展的拉動。
據介紹,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將依托青島農業國際客廳,舉辦專業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種業博覽會,為推介國內外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搭建平臺。發揮種業博覽會帶動作用,舉辦其他涉農展會,打造新區農業會展名片。
青島農業國際客廳是以農業商務會展、農產品交易為主體,兼有農業大數據、產業支撐和綜合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CBD,將融匯全球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新模式,建成面向全國、全球開放的農業“超級市場”。
為鼓勵舉辦種業展會,西海岸新區對于舉辦參展企業300家以上,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性種業展會,每次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補助;對于舉辦200人以上的種業論壇、峰會等,每次給予不超過30萬元補助;對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提供運營經費補助,連續三年每年300萬元。
據悉,首屆青島種業博覽會將于2024年6月中旬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展會采取“1+1+2+X”的展會模式,設置一個開幕式、一場種業論壇、展覽展示和田間展示兩個專業展覽。計劃邀請參展企業300家,總展覽面積4萬平方米,分室內攤位展示和室外地展兩部分。
首屆種博會在大豆、玉米等傳統糧油品種展示的基礎上,注重海漁品種的展示,凸顯出陸海統籌的特點。除了種子展示外,展會還配置了種業機械的展示以及青島農耕文化展等板塊,實現了種業的一二三產融合,讓參展商和觀眾在賞鑒種子的同時,深層次體驗種業全產業鏈的魅力。
通過青島種博會的舉辦,構建青島西海岸新區現代農業雙招雙引和國際交流交易平臺,輻射帶動新區乃至山東半島區域農業提檔升級、加快發展。
同時,青島國際種都高新技術示范區還將按照設施與露地、良種與良法相配套的原則,開展國際同緯度農作物品種的展示示范,建設一處涵蓋糧油、果蔬、林木、花卉等多品種、多季節的地面展示評價基地。基地突出試驗示范功能和公益性質,大力開展新品種區域實驗和示范推廣,打造功能齊全、科技領先的國家級農作物良種展示評價基地。
當下,青島西海岸新區正著力建設國內一流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種業高地,打造以種業為重要產業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