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海岸新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核心承載區
青島新聞網8月22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董梅雪)近日,西海岸新區發布《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山東海洋強省先行區和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到2025年,新區全面建成海港樞紐功能全球領先、現代化臨港產業有效集聚、港航服務效能全面提升、智慧綠色示范引領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核心承載區。 《實施意見》精準聚焦全面經略海洋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陸海聯動、東西互濟,以加快推動港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促進港產城融合、航貿金耦合為主線,全力推動新區內的港口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智慧港升級,助力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推動新區在彰顯港口門戶優勢、提升對外開放能級、增強區域輻射帶動力等方面全面提質,努力在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中走在前列,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建設新局面。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區全面建成海港樞紐功能全球領先、現代化臨港產業有效集聚、港航服務效能全面提升、智慧綠色示范引領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核心承載區。港口吞吐量穩步增長,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達到6.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80萬標準箱、海鐵聯運箱量突破200萬標準箱,區域輻射力有效延伸;港產城融合發展實現新突破,產業帶動力顯著增強,臨港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智慧綠色安全港口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自動化碼頭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保持世界第一。到2027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超過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000萬標準箱,海鐵聯運箱量保持全國沿海港口第一。 根據《實施意見》,西海岸新區將重點實施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提升、陸海聯動開放提質、港口資源配置提效、航運服務能級提檔、港產城融合發展、智慧綠色平安港口攻堅、港口發展環境提優等7大行動和推進碼頭泊位設施建設、增強對外輻射等25項重點任務。 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提升位列各項行動首位。重點針對董家口港區碼頭基礎設施、航道錨地、集疏運體系等能力不足的問題,提出了推進碼頭泊位設施建設、強化航道錨地保障、完善臨港集疏運體系等任務。2027年前建成投用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三期、董家口港區港投萬邦礦石碼頭、董家口港區北二突堤3-4#泊位工程、北三突堤5-6#泊位工程、北三突堤7-8#泊位、12萬噸級油品碼頭。 實施陸海聯動開放提質行動。重點從港口如何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增強對外輻射、拓展內外貿航線、發展多式聯運等任務。到2025年,港口連通國際港口數量達320個,港口國際中轉比例達22%,內貿航線達到30條,外貿航線達到190條,海鐵聯運箱量保持全國沿海港口第一。 實施港口資源配置提效行動。重點通過延長港口在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相關產業鏈,強化港口在全球大宗物資海運供應鏈中的關鍵樞紐地位,增加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等,提出了打造北方低硫船燃基地、打造北方大宗商品儲運基地、打造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升級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等任務。力爭到2025年,船供油年業務量突破500萬噸,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累計線上交易額突破5000億元。 實施航運服務能級提檔行動。針對新區航運服務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的現狀,提出加速航運要素集聚、發展現代航運金融、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等任務。到2025年,船舶年交易量力爭突破400艘次,年交易額突破10億元,建成北方規模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場和國內最專業的拖輪交易、海船租賃平臺,航運金融行業規模實現大幅提升。 實施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從提高港口服務城市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促進港產城功能有機融合、相互賦能、良性互動角度出發,提出了優化港產城空間布局、推動臨港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示范引領作用、做優做強跨境電商、推動期貨交割業務創新發展等任務。到2025年,形成匯聚各類平臺、倉儲物流、報關通關等全市功能最齊全的跨境電商發展陣地,不斷鞏固新區跨境電商進口在全省、全市的龍頭地位。 智慧綠色平安是世界一流港口的應有之義。在實施智慧綠色平安港口攻堅行動中,瞄準深化港口發展向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為代表的高質量發展轉變、筑牢安全生產作為港口高質量發展基礎,提出了建設智慧港口、建設數字化港口、建設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平安港口等任務。到2025年,集裝箱、干散貨設備自動化率分別達到56%、100%。 實施港口發展環境提優行動。圍繞海港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優化,提出了提升口岸服務功能、優化通關流程、完善通關信息化等任務。 同時,為推進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實施意見》從組織、政策、用地用海、人才方面提出配套保障措施。尤其在組織保障方面,建立了港城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明確了新區港城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統籌調度港口發展各項工作,為港口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