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制定垃圾容器沖洗計劃 一個月內為2200個垃圾桶“洗澡”
青島新聞網7月19日訊(記者 孫志文 通訊員 王彬)當前,青島市已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號角,李滄區2700余名環衛工人在保證城區環境衛生的前提下,用足“繡花功夫”,做實做細各項工作,默默發揮著“創城”主力軍的作用。近期,李滄不僅制定了詳盡的垃圾桶沖洗計劃,成立了專門的清理道路污染應急隊伍,全區24小時開放公廁也增加到了81座。
制定垃圾容器沖洗計劃
7月19日上午,青島新聞網記者來到李滄區書院路步行街東興路看到,這里的環衛工人正在對垃圾桶進行沖洗、擦拭和消毒,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現場負責人、李滄區環衛公司八分公司經理趙亮介紹說:“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期間商場周邊的環境衛生是重中之重,目前正值三伏天氣,為避免垃圾產生異味,我們除了定時定點收運外,每天安排保潔人員對垃圾桶外觀進行擦拭,發現垃圾桶破損等及時維修和更換,同時對餐飲店周邊的垃圾桶用高壓水槍進行深度清潔,確保商圈區域的垃圾桶干凈無異味。”
據了解,李滄區環衛公司已制定詳盡的垃圾桶沖洗計劃,每天安排專人和車輛可實現一個月內將全區約2200個垃圾桶沖洗一遍。
做好道路污染應急處置
當天,在楊家上流的一條街道,記者看到環衛工人正在處理一處人行道沙土污染現象。據李滄區環衛公司業務科科長張代群介紹,近期連續降雨在緩解旱情的同時也給道路保潔帶來一定的不利因素,比如被雨水沖刷到道路上的沙土,在人工清理之后,留在路面上的泥漬還要安排小型沖洗車或大型機械化車輛進行深度清洗。張代群:“受降雨影響,李滄區環衛公司已經出動了200余車次對40條道路進行了清理。”
據了解,李滄區環衛公司為及時清理道路污染,成立了專門的應急隊伍,配備34部機械化作業車輛,編成17個沖洗組合,24小時待命,隨時處置轄區道路污染情況。
“一客一保潔”擦亮文明窗口
創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公廁作為城市的文明窗口,關系到市民的切身感受。據了解,李滄區環衛公司按照“一客一保潔”的工作標準,做好全區166座公廁的日常保潔。
據李滄區環衛公司公廁公司經理朱慶林介紹,除了做好公廁日常保潔,環衛公司還加大公廁內設施的管護力度,發現設施損壞及時上報維修。每天保潔人員在上崗前,都要全方位地檢查公廁內設施的完好情況,公廁管理員在巡檢過程中也會再做二次檢查。
朱慶林:“今年我們根據群眾如廁需求和工作實際,在原有75座24小時開放公廁的基礎上,再增加了6座,目前李滄區共有81座24小時開放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