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這是成為一流城市的“必由之路”!青島未來五年準備這么干…

2021-09-08 05:40    青報觀象山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新起點、新征程、新期待,無論是國家的頂層設計還是各個城市的謀篇布局,都昭示著“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的發展邏輯。

一個城市,經濟體量再大,沒有科技創新引領的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

只有科技創新能力強了、活力足了,才能真正搞活青島這座城。未來五年,青島在城市競爭中占據什么位置,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青島的科技創新發展到什么水平。

9月7日,在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十四五”專項規劃政策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正式對外發布,擘畫了青島科技創新發展的藍圖。

《規劃》提出,圍繞“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標桿”這一“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的核心定位,著力建設“三城一廊”,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學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造創新城、國家重要的未來產業城和全國知名的灣區科創走廊,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是“十四五”時期青島加快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必然選擇。《規劃》的發布,則為這個選擇描繪了切實可行的路徑。

01、打好“海洋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學城

青島擁有涉海科研機構數量,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以及全職在青涉海院士數量均居全國首位,科研優勢顯著。

但青島海洋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仍然較低。相關調查發現,中國海洋大學和青島科技大學的本地轉化率約為40%,黃海水產研究所不足30%,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不足20%,還有的高校本地轉化率不到1%。

作為海洋強市,抓住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戰略機遇,將海洋科研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是青島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不二選擇。《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彰顯海洋科研優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學城。

有了目標,就要有具體可行的實現路徑。《規劃》透露,未來五年,青島將加快打造海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強化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現代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打造世界海洋科技創新高地。

海洋科技創新平臺是前沿海洋技術的“發源地”,是科技創新重要的策源地,也是青島打造海洋科學城必須“抓住”“用好”的重點。

青島最重要的海洋科技創新平臺,當然是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這樣的“國字號”梯隊。“十四五”期間,青島將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國家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打造體現國家意志的、與海洋名城地位相匹配的戰略科技力量。

同時,建好、用好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高端科技創新平臺,也是推動青島積極參與和承擔海洋領域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底氣所在。

海洋科技企業是海洋科創成果的“婆家”,也是海洋產業發展的主力軍。推動海洋科技發展,就要強化海洋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為此,青島正在制定相關政策,將圍繞海洋高端裝備、海洋信息、海洋醫藥與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現代海洋漁業、海水利用與海洋新能源6個細分領域,通過項目資助、研發補貼、上市培育、貸款融資、人才引育等舉措,精準培育海洋領域頭部企業。

將科研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說到底就是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十四五”期間,青島還要重點在海洋科技成果的供需對接上發力。

要加碼培育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等第三方實體創新平臺,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提供專業化服務;

要加快推進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等平臺市場化運營,打造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

要發展科技服務業,在創新孵化、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營造有利于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創業生態……

明確的目標與明晰的路徑下,一個海洋科研成果更加突出、成果轉化路徑愈發通暢、海洋產業發展越發強勁的“海洋科學城”正呼之欲出。

02、科技賦能要見實效,引領產業升級進入快車道

科技創新從來不是“空中樓閣”,對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應該在產業發展中得到體現。

不久前,當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下線,打開了“貼地飛行”的想象空間。這項“青島產”的尖端成果,就是前沿科技與青島傳統優勢“賽道”制造業完美結合的效果。

“十四五”期間,這樣的結合會越來越多。《規劃》提出,青島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科技賦能,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造創新城,以科技引領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使科技價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新一代人工智能城市云腦、微系統模組等重點項目將在青逐步實現產業化應用,傳感器、計算機視聽覺、空天一體化網絡等關鍵技術也在超高清視頻、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加速著產業化的腳步。

在智能家電領域,青島將發力突破高性能變頻、高效節能、語音交互等關鍵技術,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的高端智能家電產品,讓傳統優勢產業“優上加優”。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高續航動力電池、電控系統、大功率快速充電、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離不開科技的加持,智能網聯、汽車電器等配套產業正在加速崛起,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能級,青島朝著“汽車產業城”大步邁進。

無論是海洋經濟、智能家電、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等傳統優勢產業,還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青島都將借助科技的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個又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從科學技術到產業發展,企業是重要的“轉換器”。“盯緊”企業發展這個關鍵,青島要進一步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促進項目、資金、人才、平臺、獎勵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規劃》的目標透露著青島的底氣——要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上市高企”的發展梯隊,爭取到“十四五”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000家,其中上市高企超5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65%。

在科技引領進入“見實效”發展階段,打造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先進產業集群,是城市提速發展不能錯過的重要機遇。顯然,青島正“借力”科技,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與市場需求有機銜接。

03、以顛覆性創新布局未來產業,用先手棋謀發展增量

一座城市對待科技創新的態度,就是對待未來的態度。作為山東乃至北方地區科技創新的“前排”城市,青島的發展眼光必須是超前的。

錨定未來,《規劃》提出,把握科技產業革命契機,前瞻性謀劃布局未來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的未來產業城,形成一批未來產業,塑造更多高科技含量、爆發式增長的新經濟增長點。

“未來”意味著顛覆,顛覆性創新是給未來產業帶來內生動力的“基因芯片”。聚焦類腦智能、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青島正先人一步,加碼培育中子技術、下一代顯示、軟磁材料、新型光存儲、腦科學等未來產業。

這個過程離不開高校院所、領軍企業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優勢科技創新資源。《規劃》明確,要進一步建設未來產業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源頭供給。

新生事物需要細致“呵護”,布局未來產業就要構建多元投入機制。通過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行動,青島將在長壽科技、飛秒激光、人工智能芯片、氫能等領域積極引進高端研發機構、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團隊,鼓勵科研人員自由探索原創性、顛覆性成果,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和金融資本向未來產業匯集。

同時,支持領軍企業牽頭設立聯合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共同開展以市場為導向的前沿技術攻關;發揮市、區(市)兩級國有資本平臺公司作用,為未來產業搭建“加速器”,為企業前沿領域的創新“試錯”提供場景、數據、資金等支持。

未來產業的落地離不開配套應用場景的創新與迭代。青島將在未來五年布局一批創新應用實驗室和場景應用實驗室,依托行業領軍企業,進行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融合創新的場景實測,為前沿技術轉化提供早期市場。

如果一個城市不能擁抱、吸引新經濟,城市發展錯過的將不僅是現在,更可能是未來。事實上,在青島,已經有很多“未來產業”成為現實——

賽輪集團推出的“液體黃金”輪胎采用新型胎面膠材料制造,可顯著降低汽車行駛阻力,從而節油減碳;國內首個全要素集聚的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正式開園,就是要為科學儀器、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發展打造“搖籃”。

面向“十四五”,青島更需通過加快突破性和顛覆性的前沿技術研發、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早期市場培育,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讓未來產業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量”,為城市未來發展贏得更多先機。

不日新者必日退。《規劃》為“十四五”期間的青島“預設”了很多科技創新的“引爆點”,值得期待!

(作者 耿耿)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這些老師獲評青島“最美教師”“教書育人楷模”

2021-09-08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航行警告 9月8日至9月10日渤海海域將進行實彈射擊

2021-09-08    央視軍事微博

即墨計劃三年內啟用69處公辦幼兒園 建45處中小學

2021-09-07    青島新聞網

投資20余億 國內最大立體交通商業落子西海岸新區

2021-09-07    青島新聞網

30棟老建筑找回“最美樣子”

2021-09-07    青島早報

視頻:春節前青島地鐵運營里程將達284公里 未來5年新建7個項目

2021-09-07    青島新聞網

重點規劃四個方面措施 2025年青島可供水量達18.1億立方米

2021-09-07    青島新聞網

采取TOD模式進行城市更新 即墨南大門形象將整體提升

2021-09-07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顺义区| 清新县| 巴马| 津南区| 湖南省| 和平区| 高州市| 宁陕县| 万载县| 登封市| 府谷县| 邻水| 吉水县| 东宁县| 神池县| 吉安县| 安新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东乡族自治县| 望谟县| 无锡市| 水城县| 广灵县| 西华县| 芦溪县| 仙桃市| 江油市| 出国| 彭州市| 奉化市| 阳谷县| 塔河县| 永兴县| 丹巴县| 体育| 夹江县| 合肥市| 周宁县| 丽水市|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