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APP

打開

歷史城區建筑控高、保護15片歷史文化街區…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2021-07-19 14:11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9日訊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批前公示于近日發布。該規劃自去年正式啟動,目前,規劃成果已通過專家評審,現面向社會進行公示。

保護青島市域“一核五線五片多點”的歷史文化格局

根據公示方案顯示,規劃堅持真實性、完整性保護的原則;全時空、全要素保護的原則;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規劃目標為保護青島各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彰顯青島在古代文明、近現代及新中國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展現中華民族優秀精神品質;傳承和延續“山、海、城、島”融為一體的城市空間格局及“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貌特色,塑造城市歷史文化氛圍,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弘揚青島開放、多元、包容的海洋文化特色,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文化交流作用,推動城市創新發展。

在市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保護青島市域“一核五線五片多點”的歷史文化格局和“三山、三水、三灣”的山水格局,具體包括:

保護以青島歷史城區為主體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核心區;

保護大沽河、膠萊運河、齊長城、膠濟鐵路和東南沿海等五條歷史文化線路及其串聯的沿線相關遺存;

保護嶗山、即墨金口港、瑯琊臺—大珠山、膠州三里河、大澤山等五片歷史文化富集片區;

保護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文物古跡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嶗山、大澤山、珠山—鐵撅山三大山脈,大沽河、北膠萊河、沿海諸條河流三大水系,膠州灣、鰲山灣、靈山灣三大灣群構成的自然基底環境;

保護風景名勝、古樹名木、海岸帶及海島等自然景觀要素。

在中心城區及周邊環境總體保護方面,總體保護中心城區及周邊環境包含的自然山水格局和歷史文化遺產,具體包括:歷史城區及歷史文化街區,青島德國建筑群等文物保護單位,叢良弼公館舊址等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青島葡萄酒廠等工業遺產,湛山炮臺舊址等軍事建(構)筑物,青山漁村等歷史村鎮,嶗山道教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城區建筑控高:臺東、臺西歷史地段內建筑不超24米

在歷史城區保護方面,明確歷史城區保護范圍:延續歷版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劃定的歷史城區保護范圍,即東沿延安三路至長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至海岸線總面積約28平方公里。

歷史城區保護內容為:

保護山、海、城、島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整體空間形態及與城市相互依存的山體、海岸線、島嶼等自然景觀環境;

保護因形就勢、靈活多樣的道路格局和歷史街巷。保護公共建筑、獨立庭院、里院等構成的建筑肌理;

保護“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特色風貌及構成歷史風貌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和歷史環境要素;

保護重要標志點和相關對景及軸線;

保護山體制高點之間、山—海之間的通視區域,重要公共空間的眺望景觀和歷史城區的天際輪廓線。

在歷史城區建筑高度控制方面,嚴格遵守《青島市城市風貌保護條例(2014)》等相關法規對城市建筑高度的控制要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筑高度應符合文物保護專項規劃的要求;

將歷史城區內建設高度分為三類區域分別提出控制要求,

一類控制區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范圍,按照歷史文化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的建筑控制圖則執行,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按原高控制。整治、改建建筑不得高于現狀高度,且應與周邊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高度相協調;

二類控制區內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建筑高度不超過18米,臺東、臺西歷史地段內建筑高度不超過24米,同時此區域內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不得高于其臨近的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

三類控制區為歷史城區內其他區域,根據地塊位置進行分類控制,重點控制山體周邊、眺望視域及濱海區域的建筑高度。

在歷史城區功能定位方面,歷史城區功能定位為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特色景觀風貌的文化旅游區和高品質宜居地,重點發展文化休閑、旅游度假、商業服務、創意產業等與歷史保護和文化彰顯相適應的產業。

保護15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南部濱海輪廓線

針對歷史街區保護,保護對象為15片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

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

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八大關-匯泉角-太平角歷史文化街區,

魚山歷史文化街區,八關山歷史文化街區,

觀海山歷史文化街區,信號山歷史文化街區,

觀象山歷史文化街區,黃臺路歷史文化街區,

無棣路歷史文化街區,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

陽信路歷史文化街區,長山路歷史文化街區

和奧帆中心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控制要求為:核心保護范圍內的建(構)筑物,應采取分類保護措施。與街區歷史風貌相協調的其他建筑,可以保留。與歷史風貌不協調或影響傳統格局的建筑,根據實際情況和可操作性分別采取立面整治、降層、拆除等措施,使其風貌和體量協調,恢復街區的原有格局。保護街區內建筑和院落組合的肌理、空間特征和整體色彩。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對于街區內現有建筑的改建、整治工程,改建或整治后的建筑面積、高度均應小于現狀,且與周邊歷史風貌相協調。嚴格保護歷史街巷的空間尺度,保持原有寬度、走向和轉彎半徑,嚴禁拓寬;保護沿街建筑界面的歷史景觀特征及其構成風貌的圍墻、院門、綠化等環境要素。

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筑應當在建筑體量、空間布局、色彩、材料等方面與本街區的歷史風貌特征相協調,且符合各歷史文化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建筑高度控制要求,不得新建高層建筑,對于確需更新的地塊,應采取小規模、漸進式的更新方式,避免大拆大建。保護街區內的山體等自然地形地貌,嚴格控制山體周邊建筑高度;保護南部濱海輪廓線。

保護11個山東省傳統村落、46處特色村落

針對歷史村鎮保護,保護對象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金口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雄崖所村,中國傳統村落鳳凰村和青山村,南李村、西寺村等11個山東省傳統村落。保護本次規劃確定的雕龍嘴村、所里頭村、溝南崖村等46處特色村落。

在保護中,應嚴格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法規的規定,保護金口鎮和雄崖所村,編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劃定保護范圍,制定保護措施;加強各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編制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劃定保護界線,明確傳統村落的保護要求和促進發展的措施,加強傳統村落的建設管理;在村莊規劃中,明確傳統建筑、歷史環境要素、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保護對象,落實保護管理規定,提出在未來建設發展中保護和延續村落傳統格局和特色風貌的要求;推進全域各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普查和申報,進一步完善保護體系。

保護市域范圍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9處

公示方案中,還提到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保護對象為保護市域范圍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9處。保護區劃和管理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落實由各級文物主管部門劃定、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界線。

此外,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方面,歷史建筑保護對象為:保護已公布的309處歷史建筑。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規定:持續推進歷史建筑的公布掛牌工作。歷史建筑應建立保護標志和保護檔案,編制保護圖則,明確具體保護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建設工程選址,應當盡可能避開歷史建筑。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并采取必要的工程防護措施;歷史建筑應當保持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色彩、結構和室內有價值的部件。

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對象為保護本次規劃普查確定的1694處傳統風貌建筑。傳統風貌建筑保護管理規定:傳統風貌建筑應設立保護標志。傳統風貌建筑不得擅自遷移、拆除,建設工程選址涉及傳統風貌建筑的,應當參照歷史建筑的規定履行相應審批程序。參照歷史建筑的要求劃定傳統風貌建筑的保護范圍。傳統風貌建筑保護范圍內除確需建造的附屬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保護范圍內建筑的高度、體量、色彩、建筑風格應當與傳統風貌建筑相協調,與原有空間景觀相和諧。持續推進傳統風貌建筑的普查工作,擴大保護范疇,將能夠反映青島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反映一定時期典型建筑設計風格或城鄉風貌的建筑等納入傳統風貌建筑保護。

保護39處工業遺產,實行“一廠一策”

工業遺產保護方面,保護對象為在青島近現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39處工業遺產。保護要求為建立工業遺產儲備名錄,增補有潛在價值的工業企業,通過評價認定工作逐步納入工業遺產名錄。對于列入儲備名錄的廠區不得隨意拆遷,若確需搬遷改造的,應進行充分論證。實行“一廠一策”,對有更新改造意向的工業遺產,編制保護利用專項規劃,明確需要保留的要素和可以采取的更新方式。

保護工業遺產廠區的格局特征,包括工業遺產的廠前區、生產區、生活區等歷史功能分區,原廠特色肌理、軸線關系,主要路網格局等。

在保護格局完整性的前提下,廠區內部可根據具體功能利用的需要,進行適當的建設活動。

保護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57項

在非物質文化遺存保護上,保護內容為保護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57項。

保護措施: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體系,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和數字化檔案,用影像、聲音、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養,設立支持非遺傳承人的專項資金,建立保護傳承獎勵機制;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的結合。舉辦和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各類活動,提供活動空間。開展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音樂、曲藝等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區、進校園等多種活動;加強對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項補貼,提供制作和展示空間;定期舉辦傳統美術、民間文學等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出版相關著作、宣傳冊。保護承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環境場所,包括鄉鎮、村莊、老街、老屋、自然環境等,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無源之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重磅! 未來五年 青島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 人均住房達36.2平米

2021-07-19    青島新聞網

上半年青島外貿進出口增長39.6% 6月進出口值創歷史新高

2021-07-19    藍睛

綜合指數3.12優良率73.3% 青島6月"氣質"居全省第三

2021-07-19    青島新聞網

錄取通知書來了!今年首張清華錄取通知書上午抵青,人大通知書緊隨其后…

2021-07-19    青島晚報官微

跟著爸媽一起“上下班”,孩子暑假不再無聊,家長沒了煩心事

2021-07-19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發布各鎮街空氣質量報告 你家附近空氣怎么樣?

2021-07-19    青島新聞網

青島歷史城區更新“加速跑”!年底劉子山別墅群亮相……

2021-07-19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視頻】探訪宜居博覽會 原來房子還能這么蓋!

2021-07-19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阆中市| 楚雄市| 定陶县| 新化县| 阿拉善盟| 崇左市| 黄大仙区| 岳池县| 渑池县| 寿宁县| 眉山市| 郑州市| 都江堰市| 临安市| 宜良县| 三原县| 黔东| 江阴市| 隆昌县| 旺苍县| 萨嘎县| 大名县| 顺平县| 浙江省| 康定县| 南川市| 海南省| 文化| 龙井市| 临夏县| 潢川县| 子洲县| 杭锦后旗| 从化市| 远安县| 伽师县| 莎车县| 渝中区| 舟曲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