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人體內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而導致的一種終身性疾病,它以血糖、尿糖升高為特點,起病隱蔽,常通過慢性并發癥使人致殘、致死,故又被稱為“甜蜜的殺手”。
與日俱增的“甜蜜殺手”
拿上海來說,80年代末糖尿病發病率僅為1%,而到1998年已高達4%。與城市人群比較,農村糖尿病的發病率增長速度更快。中老年人的糖尿病發病率在迅速增高,對兒童來說,也不容樂觀。1998年初,北京市教委體衛處對北京城區、郊區8所中小學校約1萬名學生進行了尿糖等項目檢測,發現尿糖陽性率達2.23%。這些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了不同程度的糖尿病。
從全球范圍來看,糖尿病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糖尿病的發病人數已達1.35億,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1.6億。在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糖尿病已成為繼心血管病、癌癥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南太平洋島國瑙魯人的糖尿病發病率很低。二戰后,這里成了戰略要地,島上的鋅礦得到開采,人們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到1990年統計時,這個島國人患糖尿病的比例竟高達33%。
糖尿病驟增是何因
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密切相關,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原因,除遺傳因素、自身免疫缺陷外,主要是患者自身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糖尿病可以說是———
“吃”出來的疾。涸60年代至70年代,我國人民的主糧按計劃分配,雞魚肉蛋憑證供應,當時糖尿病的發生率極低。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主糧和副食品都很豐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導致人們機體營養過剩,內分泌功能失調,嚴重誘發了糖尿病。
“閑”出來的疾。含F代生活使人們的活動量大為下降,如以車代步,以電梯代替登高,以家用電器代替家務等。另外,大多數人缺乏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條件,運動量不足的現象比較普遍。而運動量不足不僅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還會減慢細胞內葡萄糖的轉運,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以及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因此,閑逸也是誘發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煩”出來的疾。航陙,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嚴重擾亂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由此,情緒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誘因。如今,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劇烈,若當事人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則很容易因內分泌功能失調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有關調查表明,糖尿病是遺傳、環境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糖尿病發病率具有高年齡、高收入,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史、高血脂史、低體力活動等特點,而且這些因素都分別是糖尿病獨特的危險因素。
為有效地遏制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關鍵在于對廣大群眾廣泛深入地開展糠尿病危害知識的宣傳,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進而主動地和糖尿病魔作斗爭。
糖尿病的三級預防
糖尿病的預防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對高危人群進行選擇性干預,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險因子的危害程度,防止發生糖耐量降低,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二級預防是指預防糖耐量減低者發展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三級預防是要盡可能對糖尿病早發現,早治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根據上述,搞好群眾性的糖尿病防治,一、二級預防才是明智之舉。具體應做到:一是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控制蛋白質、脂肪、糖份的攝入。有些人擔心多吃脂肪會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而相應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恰恰為糖尿病的發生提供了條件。二是要增加活動量。運動能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減輕體重,改善脂肪代謝,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和轉運。三是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遇到不舒心的事要冷靜對待,妥善處置,切忌情緒急躁、煩惱不安。四是要定期檢查身體,進行血糖、尿糖檢測,發現糖耐量減低時,更應積極加強預防。五是一旦發生糖尿病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糾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采用有效藥物積極進行正規治療。
- 糖尿病常識
- 糖尿病腦血栓怎么回事
- 冬天糖尿病引發高血壓吃什么好
- 糖友如何巧飲食可緩解糖尿病
- 捕捉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 糖尿病癥狀
- 兒童2型糖尿病癥狀
- 全面解析糖尿病癥狀
- 糖尿病的先兆癥狀
- 老年糖尿病的分期癥狀
- 糖尿病治療
- 中醫對糖尿病的治療方具體有哪些
- 走路是最好的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 糖尿病治療方法 糖尿病帶來的危
- 小兒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 糖尿病飲食
- 糖尿病患者飲食四誤區
- 糖尿病患者怎么飲食
- 糖尿病患者 飲食記住“1234567”
-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才有好處
- 糖尿病并發癥
- 糖尿病可以并發哪些疾?
- 糖尿病并發癥有哪些?
- 哪些檢查可以發現糖尿病微血管和
- 糖尿病疾病有哪些常見并發癥?
- 糖尿病預防
- 如何預防糖尿病
- 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 糖尿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 怎么預防糖尿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