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社會治理中心堅決貫徹執行保護區黨工委、管委決策部署,大年初二中心召集所有工作人員及網格員全員上班,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搭建群防群治參與平臺,穩防穩控,筑起開展網格防控的強大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率先成立防疫情宣傳工作組
社會治理中心第一時間成立每三人一組共九人的網格員宣傳小組,向轄區居民宣傳“少聚會,勤洗手,多通風,勤消毒”等家庭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知識。駐新城吾悅廣場3號流動工作站向群眾、商戶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如何做好防護措施、重點注意事項等宣傳材料約600余份。
率先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隊伍
保護區社會治理中心宣傳發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廣泛號召業主、物業、社區志愿者等同網格員同心協力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通過保護區社會治理中心的宣傳和動員,有約十余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參與戰“疫”,其中有以新區實驗小學校長逄雪梅、業主牟偉彬為代表的中共黨員,他們戴著紅袖標,不畏嚴寒始終與網格員堅守在管控一線,為進入小區人員測量體溫,登記外來車輛和人員信息。志愿者通過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社區疫情防控的平穩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社會治理中心將繼續充分挖掘轄區社會組織、網格員、小區樓棟長、物業等人員群防群治的積極作用,完善小區防控疫情工作的長效機制,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率先成立人員信息摸排工作組
為做好“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人員信息排查工作,社會治理中心分別在津盤鳳凰都,積米崖B區,積米崖C區成立了由段元眾、趙曉峰、吳慶剛擔任組長,中心工作人員及網格員為組員的人員信息摸排工作組,對三個小區進行拉網式摸排,將小區常住人口、租戶、外省籍住戶分類建檔,做到人員清、戶數清。實時關注外地返青人員狀態,及時掌握即將返青人員動態情況。
率先成立小區管控工作組
管控工作組以“網格員+志愿者”、“網格員+業主”、“網格員+社區工作者”模式開展工作,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思路,對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控。為有效開展管控工作,在各個小區僅保留一處出入口,對進入小區的人員和車輛實時登記并測量體溫,嚴禁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社會治理志愿者、物業、社區工作者與網格員并肩戰“疫”,堅決把好小區入口,24小時值守,發揮尖刀班、機動隊作用,嚴查嚴控,壓實管控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
保護區社會治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員,不管是黨員干部,還是網格員、社會治理志愿者,大家都奮勇向前,并肩抗“疫”,同心協力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堡壘。(吳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