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省萊西市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主要作用,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就業平臺。自春節以來,實現城鄉人力資源有效配置3160人,企業用工缺口由年初的5880人下降至2720人,有效緩和了全市招工難、用工荒局面。 招工難反映的是勞動力供需上某些信息的不匹配,而不是勞動力總體上的短缺。針對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本地務工,萊西利用遍布村鎮的為民代理服務網絡建立起崗位開發臺賬,登記企業用工需求情況和社區就業人員技能信息,還針對就業困難人員建立了“4050”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農村零轉移家庭等7類就業困難人員管理臺賬。利用電子數據庫,實現用工單位與勞動者配對,使勞務洽談有效配置成功率達到60%以上。 順馳公司是一家小型外貿公司,公司業務量是跟隨國際訂單走,有時來了訂單,需要馬上擴大生產,加倍工資找到工人,有時沒了訂單,不得不辭退部分熟練工。能否在需要的時候招到工成了企業生存的“生死線”。他們與社區就業處聯系,利用社區的信息網,成功解決了季節性用工難題。家住大森格莊村的孫明花是一位農村婦女,家里有5畝地和10畝果園。冬天到開春一段時間是她的閑時。去年冬天,在鎮為民服務代理的介紹下,她利用冬閑在順馳公司做毛巾包裝工,月工資2000元,公司早晚車接車送,中午還有免費午餐,她忙時種田閑時打工的愿望實現了。 目前,萊西市創建充分就業社區270處,有4個社區獲得青島市充分就業社區稱號,1個社區獲得“山東省級文明社區”稱號。 從行業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全市普通勞力相對數量呈下降趨勢。不少企業崗位片面要求熟練工人,車工不能干鉗工的活,紡織工不能干印染工的活,人為地縮小了用工范圍。同時,就業培訓不到位,求職能力和職業技能就難以提升,很難適應市場需求。萊西市根據全市產業集聚特點,先后投入逾千萬元專項資金,實施了以在崗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計劃為主的培訓計劃,項目涉及電氣工程、焊接技術、機械加工等9大專業20余個工種,均達到了高級工培訓能力,其中電工、電焊2個專業還獲得了青島市開展“金藍領”培訓資格,為眾多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就業提供了機會。 鳳凰印染有限公司是萊西市著名印染企業,人力資源部程經理認為:“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員工的重要性不亞于高科技人才的作用。實際上,公司80%的崗位要求的是責任心而不是技能。”在他們看來,崗位的技術含量要求并不高,一些崗位只要有經驗的員工帶一下,兩三個月下來一個新手基本上可以實現獨立操作。如果再進行一點技能、安全常識上的培訓,職工的專業技能就會得到大幅提高,產品不合格率也會明顯降低,而一味要求熟練工,不肯訓練新手,只能造成企業用工缺口的不斷放大。 今年,鳳凰印染開始對本公司簡單的“基本+計件”工資結構進行調整細分,新增了工齡工資、技能工資等項目,對工齡、職稱在績效工資基礎上進一步獎勵。公司印染班班長孫少林說:“公司實行了多種工資制度,使從事同一工作的老員工和新員工最多能相差500多元,大家都能接受,隊伍也更加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