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厲以寧:職業世襲化 農民工孩子還是農民工

來源:中國網 2012-03-11 10:53:00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厲以寧:

  各位委員,我的發言題目是《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教育資源的非均衡配置是城鄉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厲以寧:

  根據人力資源經濟學中的二元勞工市場理論,勞工市場分兩類,一類稱為上等勞工市場,其中的職業被認為是“收入多的職業”,另一類稱為次等勞工市場,其中的職業被認為是“收入少的職業”。“收入多的職業”,除了工資高而外,還有福利多、有發展前途、能學到技術。“收入少的職業”則恰恰相反:不僅工資低,而且福利少、發展前途有限,而且從事的是簡單的、重復的體力勞動,學不到東西。一個勞動者離開中等學校后,如果只能進入次等勞工市場從事“收入少的職業”的話,那就只能淪為低收入隊伍中的一員。例如,農村受完義務教育外出做工的農民工,通常只能進入次等勞工市場,從事“收入少的職業”。

  這在很大程度上同教育資源非均衡配置和缺少社會垂直流動渠道有關。教育資源的非均衡反映于:農村教育資源配置不足,以致學校設備差、師資力量差、學生很難繼續深造,從而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而社會垂直流動渠道通常是同個人的學歷高低、技術水平和個人能力高低聯系在一起的,農村的青年人受教育程度差,又缺少專門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因此,社會垂直流動渠道實際上是對他們關閉的,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如下的不良循環: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就業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下一代的不平等……

  久而久之,形成了社會階層的固定化、凝固化,形成了職業的世襲化。農民的孩子外出當農民工,他的孫子也只好當農民工。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扭轉過來。

  從人力資源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要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提高教育投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有更多的教育投入,就能改善教育資源配置狀況,使城鄉教育資源的配置走向均衡,使農村的教育經費不斷增長,改善農村學校的設施,提高農村教師的水平,使農村的學生能受到較好的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素質。要知道,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化在增量調整的過程中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第二,根據某些地方財政較為充裕的縣級政府的規劃,今后村里只辦幼兒園,至多辦小學低年級(因為孩子太小);小學(或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律在縣城或鄉鎮所在地辦,學生可以住校。高中一律在縣城辦,必須住校。什么叫“可以住校”?這是指,縣城和鄉鎮所在地的學生、農村中有親戚居住在縣城和鄉鎮所在地的學生,聽其自愿:住校還是不住校。什么叫“必須住校”?這是指:在縣城讀高中的學生,不管家庭是不是在縣城,為便于管理以及讓學生安心學習,一律住校。住校所需的食宿費用,凡貧困家庭的孩子都由政府給予補貼,直到全部免費。這種設想是可行的,有利于農村學生的教育質量提高。

  第三,為了讓農村的初中和高中畢業生有機會繼續學習,應多辦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使他們有較好的謀職能力,并能循著社會垂直流動渠道去尋找更多的機會。

  第四,鼓勵外出農民自行創業,如開店、開作坊、辦小工廠,也包括農民在家鄉辦好養殖場和林場。為此,除了給農民以專門的技術培訓以外,還應當予以金融上的支持。農民興辦的每一個家庭菜棚、家庭果園、家庭養殖場、家庭林場,實際上都是小微企業。這同樣是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道路之一。

  第五,簡單的體力勞動總是要有人來從事的。不要認為“收入少的職業”永遠是如此,“收入少的職業”的工作條件是可以變化的,學習機會是可以創造的。即使不少農民工進入所謂的“收入少的職業”,也要設法讓他們的工作條件變得較好,還要為他們創造較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有業余學習機會。職業不能把人限制住。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同樣可以增長才干,增長知識,提高技術。這樣,他們雖然仍從事體力勞動,收入也會增加。

-

相關鏈接

上一篇:日本臥底記者曝福島50勇士多來自黑幫 系被脅迫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隆县| 潜山县| 丰台区| 华容县| 社旗县| 灵寿县| 梅河口市| 九寨沟县| 静宁县| 云龙县| 兴海县| 贡觉县| 友谊县| 万盛区| 义乌市| 县级市| 萨嘎县| 原平市| 建水县| 永胜县| 府谷县| 大化| 连山| 电白县| 祁东县| 太湖县| 崇礼县| 宝鸡市| 辽中县| 新晃| 饶河县| 柯坪县| 青岛市| 宣威市| 怀宁县| 丽水市| 盐城市| 惠东县| 聂拉木县| 太和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