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一對“閃離”夫妻 早報記者調查發現離婚的原因五花八門 專家剖析現象背后的社會誘因并支招 記者從市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截至12月10日,今年該處先后為3418對新人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同時為1373對夫婦辦理了離婚手續,其中有76對夫婦是今年剛領結婚證,婚姻家庭卻無法維持到順利度過虎年便閃電般地離婚了。另從市內四區的有關統計情況看,于今年結婚后又離婚的“閃離族”多達約300對 迎娶新娘被索彩禮新郎一怒翻臉走人 今年28歲的王鑫(化名)與27歲的張青(化名)都是獨生子女,兩年前他們通過工作關系相識、相戀。今年春天,兩人登記結婚,并選定金秋時節的一個吉日舉辦婚禮。然而,在籌備婚禮期間,兩人在婚禮細節、酒宴籌備、裝修房子等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時常吵架。隨著這對“準新人”的矛盾升級,男方彩禮到底該出多少錢,一直拖到婚禮當天也仍然未解。 婚禮這天上午,王鑫來到新娘家迎親,結果他所料想的尷尬局面出現了:進不了家門。在接受采訪過程中,張鑫回憶起迎娶新娘時的痛心遭遇,就氣不打一處來。“我當時被堵在門外整整40分鐘,女方的人非要逼我答應彩禮必須九萬九、婚后買車還要20萬以上的……”王鑫盛怒之下,大吼一聲:“這婚沒法結了!”接著扭頭就走,并且邊走邊打手機通知酒店取消婚宴。此舉讓前來赴宴的雙方親友撲了個空。 剖析:多是外因惹禍 據市內四區婚姻登記部門統計,“閃離族”中,年齡不足30歲的80后小夫妻是“主力軍”。市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陳梅透露,這些年輕夫妻離婚的根源多數不是自身原因,而是雙方家長之間有爭議,隨著無法調和的爭議話題增多,矛盾也越鬧越大,最后雙方家長的觀點左右了孩子的思維,加之年輕人火氣大、意氣用事,出現“閃離”也就在所難免了。80后夫妻“閃離”的另一誘因,還與他們草率結婚、缺乏責任感和寬容心、經濟依賴、家務低能等綜合因素有關。 支招:把愛放首位 “從某種角度上講,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然而婚姻卻屬于家庭。”市北區婚姻登記處心理咨詢師尚杰認為,在她接觸的80后“閃離”案例中,很多都是在籌備婚禮時,因雙方家庭溝通不暢引發矛盾。她建議年輕人,婚前應多了解對方以及對方家庭的想法,及時溝通疏導避免矛盾升級;作為家長,不要過多干涉,在彩禮等經濟問題上,應以現實為基礎,相互謙讓、多理解,莫給孩子的小家庭增添情感裂痕。 老人難舍黃昏戀慘被子女攆出門 68歲的趙嘉(化名)是位退休教授,中年喪偶,膝下一兒一女。如今,孩子大了已成家立業,難耐老年生活寂寞的趙教授,很想找個老伴說說話兒。 今年春天,他在一次老年交友活動中與65歲的醫務工作者吳娟(化名)相識后,情投意合。經過幾個月的相處,兩位老人結成秦晉之好。但是,老人的這段姻緣未能得到子女們的認同,在屬于他倆的婚宴上,孩子們都找借口沒到場,令兩位老人感到“苦酒”難咽。剛結婚時,吳女士搬到了趙教授家住,引發的連鎖反應是趙教授的兒子從此拒絕回家,而且在電話里給爸爸丟了句話——“有她沒我”!下半年,老兩口無奈轉戰到吳女士家住,結果吳女士的女兒對趙教授冷嘲熱諷,說他“老不要臉”。看到整個家庭鬧得“雞飛狗跳”,還影響到孫輩的家庭教育問題,老兩口經商議后無奈決定:還是離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