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學生們求職的高峰時期,各高校也紛紛開始為學生和企業“牽線搭橋” 。昨日,山東科技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各自在校內舉辦了應屆畢業生大型招聘會,來自北京、上海、深圳、吉林、青島及山東周邊的10余個省市的千余家企業,帶來了百余個專業的3萬多個工作崗位。記者探訪發現,一邊是手捧簡歷的大學生感嘆工作難找,猶豫不決;另一邊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崗位,卻招不到合適的工人, “找工難”和“招工難”在一定程度上困擾著求職大學生和企業雙方。
????■調查 “招工”“找工”都難
????在招聘會上記者發現,數百家企業提供了萬余個工作崗位,可有的大學生懷揣簡歷感嘆“找工難”,是能力不足,還是期望值太高,讓他們與機會擦肩而過呢?而不少企業攤位前面也是門可羅雀,很少有大學生駐足,不少企業也紛紛感嘆“招工難”,這種兩頭都喊“難”的局面是什么造成的呢?
????招聘會上提供了大量的用人崗位,但是記者發現一些力氣需求大、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崗位幾乎無人問津。“去車間工作太辛苦了,我不愿意去。”山科大一名測繪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小陳說。
????用人單位也向記者反映,部分崗位例如倉管員、搬運工、電工等付出較大體力的工種鮮有求職者。“一般一個職位我們往往要招半個月。”島城一家服裝企業的招聘人員說,不少大學生怕吃苦、嫌棄工薪低,就想找穩定而且舒適的工作。
????在記者的采訪調查中,不少畢業生比較熱衷于穩定舒適的工作。青島理工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李樹斌就認為,按照目前的就業形勢,希望尋找一份舒適而且不用經常加班的工作,薪水要求最低不得少于1800元。
????“不感冒”餐飲行業
????“太難了,幾乎很難看見大學生前來應聘。”雖然在招聘現場的餐飲服務企業開出的月薪最少都在2000元,卻很少有大學生上前應聘。“連鎖店一個好的餐飲服務經理,月薪基本上都超4000元。”島城一家餐飲連鎖企業招聘負責人說,但大學生都不太愿意從事這個行業,他呆了一上午沒收到一份簡歷。
????“我們想通過招聘文化程度較高的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業務和行業培訓,然后放在管理崗位上,以提高行業整體的管理水平和素質。”現場幾乎所有餐飲企業都表示,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學生始終認為餐飲行業是端盤子端碗的“下人活”,都不愿意投身這個行業。“其實,大學生無論進入哪個企業都要從最基層的開始學習,都不可能直接進入管理層。”一家酒店的招聘主管說。
????大學生看重發展潛力
????記者采訪時,遇見了明年即將畢業的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的王武鑫同學。“說實話,企業提供的崗位與我的期望工作有較大的差距。”王武鑫說,大學填報志愿時,他選擇了園藝專業,當時完全從字面上理解這個專業,以為就是搞種子培育等科研方面的話題,可應聘時,企業提供的多數是銷售的崗位,而且都是與化肥、果樹打交道。
????“試用期間,每月1400元工資我就能接受。”王武鑫說,大學生剛畢業,缺乏實踐經驗,而且,在大學生就業日趨嚴峻的今天,他覺得求職還是要實際一點。“如果有合適的企業,我想先就業,以后有機會再尋求更好的發展,關鍵看企業有沒有發展潛力,在企業中能不能得到鍛煉,這一點比暫時的高工資更重要。”王武鑫說。
????■現場 專業和英語成“敲門磚”
????昨日上午,在山東科技大學2011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從各地高校趕來的大學生將會場塞得滿滿當當。“沒想到來的學生有這么多,還有不少從泰安、煙臺等地趕來的高校學生。”山科大就業指導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前來招聘的企業有國內的各大礦業集團,有百度等新媒體企業,還有海爾、海信、澳柯瑪傳統的家電制造業,招聘企業涉及各行各業,涉及的崗位也非常多。
????“你專業課成績怎么樣?四六級過了沒?”記者從招聘現場了解到,企業大多重視的是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英語能力,對專業和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招聘人員都會在簡歷上特別標注。“這樣,我們通知面試的時候,就從這些都有標注的上面直接挑選就可以了。”現場一通信電子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告訴記者。
????研究生放下身段
????“我們對待遇要求不高,月薪2000元以上就能接受,但對地域上都有些特殊要求,畢竟年齡大一些,考慮的也多一些,最好能和男朋友呆在一個城市。”山科大文法學院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李秀麗告訴記者,可能在外界眼里,研究生都要求比較高,其實不然,她們宿舍的姐妹們都達成了共識,先找個立足之地,通過經驗的積累,再選擇更好地發展。
????李秀麗的說法也得到了利群集團人力資源招聘主管于女士的證實,“現在,研究生對工作崗位和待遇的要求更實際一些,專業知識和整體素質也更好一些。在同等情況下,現在的用人單位更愿意招研究生。”于女士告訴記者,研究生的基本酬薪標準也會比本科生略高一些。
????企業看重員工的忠誠度
????在省內一家礦業集團的招聘攤位前,招聘人員問一名應屆畢業生:“你覺得你應該在就業的第一個單位待多少年?”劉先生告訴記者,其實公司很想通過栽培應屆畢業生培養技術骨干。但是,一些心浮氣躁的畢業生往往才學了點皮毛,就急急忙忙地想換工作提升待遇水平。
????“對于公司來講,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人才損失。”劉先生說,“一個員工如果在企業干不了3年,不算是人才。”劉先生提醒畢業生,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工作。
????涉農企業來搶學生
????“這次來的企業較多,尤其是涉農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崗位。”青島農業大學招生與就業處工作人員說。昨天上午,記者在招聘會現場看到,一些涉農行業企業的攤位現場紛紛打出 “儲備干部”、“雙薪雙管”、“高薪”等優惠措施吸引畢業生。
????“這次,涉農企業紛紛打出的月試用工資在1500元到2000元之間,比去年普遍提高了300元到500元。”青島農業大學招生與就業處董處長說,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業項目的扶持力度,涉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就需要引進大量的農業技術人才,前天的招聘會,位于城陽的一家企業一次性與100余名大學生簽訂意向。
????■現象 六成畢業生不愿離“家”
????“我家住在臨沂,如果不能在青島就業,我還是希望回臨沂。”王武鑫說,在青島上了四年大學,漸漸熟悉了這里的環境,許多同學也都將留在青島,同時,青島是沿海城市,發展潛力很大,離老家也不遠,所以,他畢業求職的首選地就是青島。但是,考慮到親人都在老家,回臨沂老家的可能性也有。
????“其實,說心里話,我們同學都希望到外地闖一闖,年輕人求職應關注自己發展的潛力,但父母不希望我們走得太遠。”王武鑫說,記者現場采訪了十余個大學生,約有六成的學生表達了和王武鑫同樣的想法。
????■建議 畢業生應把握主動權
????“現在,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管在哪里就業,最后都要買房、成家、給父母養老等,許多父母覺得孩子離家遠,便希望他們就近求職,這樣就造成了應屆生對求職地域的顧慮。”說起為何出現這種想法,農業大學就業處工作人員說,不僅是求職大學生有顧慮,招聘企業對此也有顧慮。
????前段時間,曾有一家湖北的企業人員前來咨詢,問有沒有湖北籍的畢業生求職,原因是,他們感覺外地大學生不穩定,到企業學成技術以后,由于存在“戀家”的情結,許多人會選擇跳槽,所以,他們更希望培養企業當地的學生。
????“其實,求職的學生和家長不要只看到地域限制。”董處長說,現在,許多企業分公司遍布全國,好多學生一兩年就成為企業分區的經理,應屆生應跟他們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解讀 “兩難”難在期望太高
????青島農業大學招生與就業處董處長說,這幾年,農業院校畢業生逐漸“吃香”,而由于學生對農業專業認識不足,填報志愿的人相對較少,使得涉農行業成了“冷門”,這次招聘會,像動物科技、食品、化工等行業都成了冷門招聘行業,甚至出現了幾個崗位搶一個學生的現象。
????“應屆生求職難,難在自身期望值太高。”董處長說,企業提供了大量崗位,而學生帶著挑剔的眼光,抱著等等看的心態猶豫不決,拿國家公務員考試來說,錄取的比例很小,報名的人數卻巨大,一旦錯過機會,這部分人的就業壓力就會很大。
????■ 花絮 老外也來趕招聘“大集”
????記者在山科大主辦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看到,六名山科大巴基斯坦留學生也來趕“大集”,老外們操著流利的普通話說,他們想找經濟類和電子類的工作。他們的到來,吸引了一些中國學生的興趣,有學生湊過來驚奇地說:“你們也來找工作,難道你們想留在中國工作嗎?”
????對方反問說:“難道有什么問題嗎?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找工作。”不過,兩位老外顯然不適應這種趕“大集”式的招聘會,大多數時候,他們在單位攤位前徘徊,不輕易加入等候應聘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