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2日表示,與投資和出口增速相比,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相對較慢,從而居民消費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較低。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 ????從央行公布的國內儲蓄的數據來看,多年來居民存款只占1/3左右,存款占大頭的是政府和企業的存款。老百姓手中其實并沒有太多的錢,沒錢怎么消費? ???? ????如今,城市里房價飛漲,政府的保障性住房一直存在較大的缺口,現在的情況是,要想買套房,基本上是要掏光一家三代的積蓄。為了買套房子,基本上要影響至少三個家庭的消費能力。 ????造成中國人沒錢消費、不敢消費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和政府財稅制度對民間財富的過度侵蝕。 ????收入分配的不公體現于在初次分配領域,權力和壟斷對社會資源的侵占和浪費,初次分配天然傾向于既得利益集團。在二次分配領域,普通的工薪階層又成為最主要的被調節對象。這并非“損有余而奉不足”。 ????另外,不合理的財稅制度更是直接影響國人收入與消費的重要因素。中國的稅負之高是世界有名的。這些稅負最終是要轉化到消費者頭上的。政府賣地直接推高了房價,擠占了居民消費空間。征收過路過橋費也加大了運輸成本,也直接影響到物價。這些因素綜合下來,實際上造成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物價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倫敦和紐約。 ????政府從民間收上來的錢,并沒有全部轉化為國民福利,而是大量地轉變為投資。因此,我們看到,目前的財稅體制就是以損害國民消費而鼓勵投資為前提的。而依靠政府投資支持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只會加劇各級財政的緊張,這種緊張又轉變為對民間財富的進一步擠壓。在此模式之下,恐怕中國人的消費仍然起不來。作者:于德清 |
上一篇:讓政府賠償為什么會這么難
下一篇:樓薄薄的獲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