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成思危表示,如果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超過了通貨膨脹率,那么通貨膨脹并不會給人民群眾帶來實際的損失。
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3%—5%溫和的通脹是無害的,但是要穩定,不要大起大落。
這幾天國內經濟界最為關注的,無疑就是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經濟的最高決策會議,它通過回顧過去一年經濟工作得失,展望未來經濟趨勢,并確定來年的政策總基調,部署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其他的宏觀調控政策。
我們都還記得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宏觀政策目標,以及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使中國經濟在2009年很快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低谷,企穩回升勢頭強勁,總體形勢積極向好。
不過,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還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信貸規模大幅增長,CPI指數環比不斷上升,樓市漲勢明顯,一些基礎產品和資產價格上升,境外熱錢涌動,未來會不會出現通貨膨脹?明年宏觀政策走向會不會做出調整?引來各方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我們《經濟半小時》欄目特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就這些問題對百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展開了問卷調查。
通貨膨脹是否來臨?專家眾說紛紜
根據當前國內經濟熱點及學界、企業界和公眾關心的話題,《經濟半小時》欄目發出了上百份經濟學家企業家問卷調查。截止到節目播出前,共回收署名問卷調查表62大家從各自不同的體會,就通脹離我們有多遠表達了觀點。另外還有數十份問卷調查表正在整理當中,明天我們將繼續公布結果。
我們問卷調查的第一個問題是,您如何判斷當前的通脹形勢?有56%的經濟學家企業家表示,我們正面臨明顯的通脹預期,但通脹還并未到來;另有33%的經濟學家企業家表示,通脹趨勢已經形成,目前我們正處于通脹之中;認為我們離通脹到來還很遠的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只占調查人數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