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加大了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在大力壓縮行政運行成本的基礎上,市財政安排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支出達到87.6億元,增長26.2%,高出一般預算支出平均增幅20.4個百分點。需要強調的是,26.2%遠遠高出今年全市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充分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的責任和作為。 ????什么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指標?按照習慣思維,有人也許會立即回答:經濟增速。
????一般而言,經濟增速放緩,將會影響一系列民生指標的增長。但是,2009年青島的民生指標顯然不符合這個“一般結論”。解讀市委、市政府對今年青島經濟發展作出的綱領舉措,便會發現今年我市惠及百姓的民生指標多于往年。 ????數字傳遞的“民生信號” ????今年我市在經濟發展中,已不再簡單地為增長而增長。市委、市政府多次強調堅持和諧發展,明確提出要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還是通過數字,看我市財政資金如何向民生“落子”: ????——安排資金1.8億元,用于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和教師工資發放。安排資金5228萬元,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安排資金1億元,對我市現有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救助。 ????——安排財政資金3.3億元,為促進就業提供牢固的資金保障。 ????——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七區失業保險金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420元,五市由每人每月335元調整為370元。 ????——進一步完善城市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制度,對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因患重大疾病,醫療費個人負擔較大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給予一定的醫療救助,今年市、區兩級財政負擔救助金額超過600萬元,共有2000多人次城市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得到醫療救助,救助人數同比增長529.2%,救助金額同比提高490.9%。 ????——市本級財政投入住房保障資金58549萬元。其中,安排廉租住房租金補貼資金8549萬元,將市內四區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租金補貼標準從每月每平方米16元提高到18元;安排廉租住房建籌資金4.5億元,計劃建造廉租住房3000套;安排筒子樓改造資金5000萬元;安排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資金2000萬元。 ????——再次提高了農村低保標準,從2007年每人每年1500元,今年提高到1800元。另外不斷完善農村五保供養機制,將五保對象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在享受低保的基礎上按照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分別加發五保補助金,使五保對象的生活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我市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的年度補助水平達到從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3600元;分散供養的年度補助水平從1600元,提高到1920元。 ????公共財政惠及廣大群眾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改善民生政策的出臺和落實,公共財政陽光已越來越多地照耀到廣大人民群眾。 ????全市72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繳雜費。今年各級政府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費達2億多元,14萬余學生從中受惠。安排資金2720萬元,為全市1136所中小學安裝約4060臺“節能飲水機”,使中小學生在學校期間喝上溫開水,從根本上解決全市中小學生在校期間的飲水質量問題。 ????從5月份開始,使用失業保險金對困難企業給予穩崗補貼,目前全市已為819戶暫時經營困難而不裁員的企業發放穩崗補貼6732萬元,穩住就業崗位4.4萬人。1—10月份,市財政撥付資金10876萬元,新開發公益性崗位6250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000余人。提高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使1.7萬戶、3.7萬城鎮低保對象改善了基本生活。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租金補貼和實物配租相結合的方式,已對10000多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施了廉租住房保障,家庭人均月收入610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自2008年以來,我市享受實物配租保障的低收入家庭累計達2.37萬戶,其中,廉租住房實物配租解決1113戶,經濟適用住房解決14974戶,公共租賃住房解決3000戶,“兩改”和“筒子樓改造”等措施解決4658戶。 ????今年以來,隨著我市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的傳導效應,使廣大百姓受惠良多。民生為本,改善民生,成為2009年溫暖人心的最強音。(記者 何君) |
上一篇:新醫改方案出爐:診費提高藥費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