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東 ????合肥每天都有幾輛166路公交車專門接送合肥市的公務員上下班,這些車中途不帶其他乘客,直接開到政務中心(10月22日《新安晚報》)。 ????單位有福利,專車接送員工上下班,無可指摘。如果公務員單位專車接送,恐怕會讓人感覺有點“怪怪的”,現在合肥動用的居然是“公交專車”,這就大大不妥了。 ????很自然地就聯想到了這幾天另一條熱門新聞:日前有網友在網上熱議重慶公交擁擠情 ????民眾提出“浪費公共交通資源”質疑后,有關方面給出了“乘車不是免費,是自己付錢”的解釋。這就更有意思了。還是那句話,同樣是付錢,頂著“公”字頭的那一撥不但不收腹,還享受“大站快車,中途不停”的待遇,這怎么說也扯不到公平上去吧。 ????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很俗氣地說,當這些個“166路”在政務大樓和市政府宿舍區間,穿行往復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車接的不是公務員,是特權。 ????當然,據我估計,用公交車接送公務員下班,確實也省了錢,比直接用公車要好多了。不過公交車畢竟是公共交通資源,怎可拿來作為公務員的一種“福利”待遇給壟斷了呢?這樣做,已經讓飽受爭議的公務員特權問題,雪上加霜,也給報考錄取比例日益恐怖的公考,添上了又一個注腳。 ????公務員作為人民公仆,以服務人民為己任,與普通百姓理應享有平等的公共交通資源使用權。普通百姓每天都要上班,每天都要擠車,為什么公務員等車、擠車就是“給上下班帶來不便”呢,老百姓“收腹”、“踮腳”就沒有什么不方便? ????買房有補貼,看病能報銷,現在連公交車都能拿來作班車了——公務員的特權意識,就是這么被慢慢培養出來的。等這意識根深蒂固了,再強調“下訪”、“密切聯系群眾”,恐怕就都遲了。 |
上一篇:“滿城盡栽三角梅”的權力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