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等方面的腐敗,爛的只是皮肉;學術和教育方面的腐敗,爛的卻是內臟。學術理念、教育精神的迷失,直接毒害大學存在的終極意義和價值,較之基建之腐敗,更需警醒。 ????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12日表示,當前,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在工程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教育基建領域反腐倡廉建設任重道遠,教育部將就此展開專項治理。 ????這一表態,自然會讓人們聯想到剛剛曝光的武漢大學兩高官腐敗案,以及湛 ????但如果我們的眼光僅囿于這兩起事件本身,停留于就基建腐敗論基建腐敗的層面,則難免陷入頭痛醫頭的局限。若能借助新近個案之契機,將目光投向層次更深、范圍更廣的學術腐敗和教育理念迷失問題上,其意義恐將更為深遠。 ????理由有二。其一,高校基建領域的貪腐,并不難查,涉及關系也較簡單,只要有關方面動真格,法網恢恢,必將疏而不漏。相反,另一個更重要領域的腐敗——學術腐敗和教育腐敗,則更為龐雜、隱蔽和普遍,整頓難,難于上青天。其二,基建之于高校,充其量僅是“副業”;育桃李、搞學術才是高校不爭的“主業”。說到底,基建腐敗,尚屬高校腐敗、教育腐敗的枝節問題,尚未觸及其主業或內核。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基建等方面的腐敗,爛的還只是皮肉;學術和教育方面的腐敗,爛的卻是內臟。孰輕孰重,自不待言。 ????當前,一些高校學術之腐敗和教育精神之迷失,早已不是幾棟樓、幾百萬工程款的問題——博導“潛規則”女弟子、校長抄襲他人論文、圈內人壟斷課題資源、官人商人名人買學位有如買菜……林林總總,觸目驚心。我們一邊在心懷憧憬地“做大做強”大學,一邊卻無奈目睹大學精神的持續滑坡。說句老實話,高校里能“有幸”染指基建項目的,畢竟只是極少數人,一定意義上說尚無關高校教書育人、鉆研學術之宏旨;而學術理念、教育精神的迷失,則涉及高校職員的絕大多數,且直接毒害大學存在的終極意義和價值,更需警醒。 ????再往深處探究,其實高校中發酵著的這兩個層次的腐敗之間,有著某種內在的相互勾連。基建等“硬件”或曰物質方面的貪腐,從根子上說,是源于教育理念等“軟件”的變質——正是大學圈內小氣候的濁化,讓名教授創收、入仕和沽名釣譽成為“能力”、“本事”的象征,再加上社會上各種權力尋租“成功案例”的蠱惑,內外夾擊,本就缺乏有效監督的高校基建領域要想杜絕腐敗,幾乎不可能。同時,基建、后勤領域的“成功”腐敗之舉,口口相傳,又會對象牙塔內的權學交易、學術拜金等理念的蔓延起到推波助瀾之效。 ????因此,痛斥高校基建和后勤部門蛀蟲的同時,我們切不可就事論事,讓憤怒遮蔽了雙眼,而應時時牢記高校的“行業特征”,須臾不放過其中更緊迫的學術腐敗和教育精神墮落問題。它們,才是真正可能觸發千里之堤轟然潰塌的可怕蟻穴。(作者:徐鋒) |
上一篇:價漲量跌是誰的危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