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新聞系擬從2010年起在教學計劃中刪除畢業論文,而以在報刊等媒體上發表新聞作品、評論等有具體篇目及質量要求的畢業設計來代替。(10月11日《京華時報》) ????川大新聞系想必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實際上正如川大新聞系主任張小元先生所說的,目前本科論文缺乏真知灼見,學生寫起來痛苦,老師指導起來棘手,在社會上已淪為笑談。是的,現在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論文,已經沉淪到學術底線的臨界點之下 ????比如某地教育部門推出的“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無論是對發明創造作品、信息技術作品還是文字作品的要求,幾乎都類似大學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作為配套措施,這項活動對于初中畢業生的優秀作品還有升學加分獎勵。筆者注意到一個現象,在公示獲獎的作品中,大多以文字類為主;而這些文字類作品中,又以與同學們最為熟悉的學校生活、學生心理、校園建設、青春期成長的快樂與煩惱、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矛盾等等無關社會熱點的問題為主。有些得獎篇目一看題目就大得嚇人,比如某年度獲獎作品曰《中國動漫現狀之分析》,別說本科生,我看足以嚇趴研究生。 ????看到川大新聞系本科擬取消畢業論文,一些地方還在竭力鼓搗中小學生搞加分論文式的“創新素質”,只有徒喚奈何了。奈何?奈何?(作者:嚴輝文) |
上一篇: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方能成就大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