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2 開平碉樓 廣東開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 交錯,形成中國絕無僅有的鄉間景色。碉樓中西合璧,融會了各種建筑風格的精髓。開平境內最多的時候共有3000多座碉樓,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開平15個鎮、辦事處。這些碉樓是上世紀開平華僑與村民主動把外國建筑文化與當地建筑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其數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堪稱世界最大的“碉樓博物館”。 雕樓類型及藝術特點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墻樓(用灰沙、糖、鹽、蜆殼、蠔殼等混合逐層錘打夯成),中期的青磚樓(用一般的青磚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鋼筋水泥樓(用鋼筋混凝土按現代建筑用料建成)。 類型上,約分三大類:一是更樓或燈樓,這種樓一般建在村頭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團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燈及報警器,一旦發現匪賊立即報警,讓村民準備。二是眾樓,由十多戶或幾戶人家合資興建,這種碉樓有3~6層,每層設有2~4間房,如有匪賊或洪澇,各戶人家可住進眾樓,以避災難。三是居樓,由華僑獨資興建,用于長久居住。開平碉樓中西合璧,碉樓的造型千姿百態。最大特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筑式樣綜合一起,自成一體,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格,又有哥特、伊斯蘭、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筑要素,很難將開平碉樓具體歸入國外某一個時期的某種建筑風格之中。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開平碉樓中和諧共處,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它在建筑結構上則充分體現了防衛功能,其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鋼窗、鐵門,墻身厚,頂層四面都有槍眼,樓頂還有瞭望臺、探照燈、警報器等,在歷史上對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極大貢獻。 |
上一篇:英國驚現倒掛彩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