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sapa山寨 河內西北方向有個叫薩帕(sapa)的山寨,曾經是法國殖民者的避暑勝地,保留著當地的民族風情,再加上特殊的異國請調,因此吸引著眾多背包客前往。 在河內火車站,月臺上云集各種膚色的人群。好心的列車員向我們幾番比劃,原來我們可以把床板掀起來把背包放入,既節約空間又安全。越南的鐵路都是法國人100多年前建造的,車廂窄矮,軌道噪音也較大。行駛在百年前的軌道上,晃晃悠悠的火車最高時速才50公里/小時,乘坐猶如搖籃的夜行車,想象著前方即將到達的寧靜小鎮,我和幾個朋友相識而笑。 薩帕鎮只有4萬人口,卻聚集了20多個少數民族。他們大多從事農耕,過著簡樸的生活。鎮里僅有一條大街,身著民族服裝的苗族少女制作了民族服裝和飾品兜售,經常一擁而上,圍住游客,用各種語言的清脆聲音“轟炸”,直到游客選擇后才漸漸散去。到達當天,鎮里有集會,穿著各種民族服裝的人群載歌載舞,熱鬧非常。中心廣場是一座陳舊的天主教堂,當年應是殖民貴族做禮拜的場所。 越南北部和廣西接壤,地形頗為近似。依山而上的層層梯田,幾度令我以為身在黔東南州,或者是廣西龍勝。仿佛世外桃源的山寨里,都是勞作的原住民。很多歐洲游客喜歡薩帕的原生態,留在小鎮里生活,短則幾月,長則半年,充分感受當地的閑適和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