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溫度在瀟湘大地升高,湖南經濟也正穩步“升溫”:今年1至5月,全省生產總值預計增長1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1.3個百分點,居中部地區第一位。 今年全國兩會上,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說:“當全球經濟發展進入‘彎道’而開始減速時,只要我們按照科學發展的方向,堅定不移地辦好在我們這個發展階段要做的關系全局的事情,就能夠占據主動, “彎道”中的辯證法—— 挑戰和機遇前所未有 去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襲。鋼材價格大幅縮水,有色金屬中的鉛、鋅從每噸3萬多元降至最低時的1萬元左右,均價最大跌幅達2/3。鋼鐵、有色、石化等湖南工業的支柱產業形勢嚴峻。企業戶數占全部工業單位99%的中小企業資金緊張,運營困難。去年10月份,全省企業停產半停產率達到31%。1200萬外出務工人員有220萬人陸續返鄉,連同今年新增的36萬大學畢業生,湖南面臨的就業壓力前所未有。 “每一次危機發生時也意味著機遇會隨之而來。”在湖南省省長周強看來,危機與機遇相伴而生,在湖南所面臨的危機中同樣孕育著巨大的機遇。 “在我這里,還暫時感受不到絲毫‘寒意’。”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軒神情淡定。受益于國家拉動內需的政策,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幾年之后。就在前不久,公司與鐵道部武漢鐵路局簽訂了總金額為58億元人民幣的電力機車銷售合同。“去年我們的產值是50億元,今年要超過100億元。” 2008年,湖南省生產總值和銀行存款余額雙雙過萬億,財政收入突破1300億元;繼2007年機械行業破千億以后,石化、有色、食品3個行業也邁入了“千億陣營”。 危機前何處著力—— 保增長重在保企業 固定投資7100億元以上,是湖南今年定下的目標,這相當于湖南“十五”計劃的5年投資總和。 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制約湖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全省24個公路出省通道有21個是“斷頭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比例遠遠落后于沿海發達地區,黃花機場甚至不能起降大型客機。為此,湖南人狠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塊短板補上! 2008年,湖南高速公路完成計劃投資193.5億元,比上年增加73.96%。去年第四季度,全國新批15條高速公路,湖南就拿到5條,創造了一年開工18條高速公路的奇跡。2009年,湖南將有14條高速公路開工。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已經成為湖南擴大投資的主戰場之一。 一大批重大項目也正在成為拉動湖南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投資近165億元的岳陽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已經開工,投資超過500億元的桃花江核電站正加緊展開前期工作。 擔當經濟發展主力的是企業,遭受危機沖擊最重的也是企業,保增長重在保企業。 今年1月,湖南省政府“一號文件”出臺,25條措施主題鮮明。2009年,被湖南省確定為企業服務年。 2月,省委、省政府“兩辦”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3月,7個“企業服務年”服務工作組陸續開赴幫扶企業的第一線。 4月,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決定的10條促進經濟增長措施中有7條與保企業緊密相關。推出“金融新政”,18條措施直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 今年5月21日,廣汽集團與長豐集團正式聯手,重組長豐汽車,成為國家汽車產業振興規劃重組并購的首個成功案例。華菱鋼鐵集團收購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公司股權,使湖南高品質鋼材生產獲得了重要原料保障。三一重工在德國投資1億歐元建研發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成為我國在歐最大實業投資項目。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老牌名企,成為世界最大混凝土工程機械制造供應商。 跨越之路關鍵何在—— 發展重在全面可持續 在湖南夢潔家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李軍自豪地向我們說起了貼牌生產的故事。“以前是我們幫別人貼牌生產,現在是別人幫我們貼牌生產。”2007年開始,夢潔的超細纖維毛毯產品一直就是由一家德國家紡企業貼牌生產。今年1至5月,夢潔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增長20%;雖然國際需求有所下滑,但由于出口在總盤中所占比例很小,并沒有影響夢潔的優異業績。 湖南今年計劃投入的技術改造資金將達到1700億元。就在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又在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決定新增1億元技改貼息資金。 對發展的強烈渴求絕不意味著環保底線可以隨意突破。去年6月,湖南啟動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工作,這項投入資金174億元的整治行動第一階段整治到位的企業(項目)總數達761家。湖南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定“四個不批”:對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的項目,對選址、布局不合理的項目,對飲用水源等環境敏感地區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對排污總量已超過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的地區的新增污染項目,一律不予審批。 “要在今年之內確保洞庭湖區2332戶捕撈漁民無房戶全部上岸定居,盡快為漁民解決好戶口、社會保障、轉產轉業等一系列問題!”政府的關愛讓漁家女兒黃麗感到特別溫馨。她將這樣一幅刺繡作品搬到在岳陽市君山區許市鎮漁民新村的新家:煙波浩淼的洞庭湖上,漂著一葉輕舟,旁邊深情地繡著,“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岸”。 在就業壓力空前嚴峻的形勢下,湖南省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安排公益性崗位、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助推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截至3月底,220萬返鄉農民工已經有約200萬人在省外或省內轉移就業。 煙雨任平生,跨越正當時,湖南邁出的步伐快而穩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