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9:重回掌門人位置,心境和六年前一樣嗎,新任期有什么期許? 重回籃協很吃力,體重掉了10公斤。希望能堅持到底,堅持到退休。 六年后再回籃管中心主任的位置,信蘭成的心境大不一樣,“我以前感覺比現在還要平靜,現在很難平靜下來,為什么?太多的事解決不好。大家的期望值都很高,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有時候覺得很吃力。” 信蘭成認為,這個世界對自己已經很公道 問題10:你心目中的聯賽應該是什么樣子? 我想要的不是一個風一吹就垮掉的聯賽,現在的聯賽有著極大的風險。 在聯賽會議上,籃管中心劉曉農書記指出,上賽季是CBA聯賽有史以來參賽球隊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賽季,隊員在比賽中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不過,上賽季除了上海和云南兩支俱樂部外,其他16支球隊共收入1.505億元,但共支出了2.650億元,虧損1億多元,包括上海和云南在內的4家俱樂部因為資金鏈局部斷裂,已經提出出賣股權。 “我心目中的聯賽不是一個風一吹就垮的聯賽。現在的聯賽有著極大的風險。比方說,一個家,有許多好的想法,卻負債累累,家是不是很脆弱?現在聯賽是虧損經營,就是很脆弱。面對如此壓力,我們必須要改進,把成本控制住,把窟窿堵上。”在信蘭成看來,CBA聯賽已經基本走在路上,只不過需要大家盯著它,不要出岔子,發現有什么問題就去修正它,“有些人愛探索改革,總覺得每年聯賽應該有點新鮮東西,可能是順應發展和媒體的需要,無可厚非,實際上有的東西還是需要穩定。你的出發點是什么,政策導向要鼓勵什么,最重要的是聯賽要穩定要發展。” 就任籃管中心主任的第一天,在回答“重新回到籃協,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具體工作是什么?”這個問題時,信蘭成的答案是“青少年后備力量”,五個月后,信蘭成坦言自己并不只是口頭上提后備人才,而是大量的精力都在做這個事情,“結果必然很慘淡,培養人才是周期很長的事情,培養后備的工作,結果可能是看不到的,但是還得做,這就是職責。至于國家隊能打出什么成績,作為領導,大量工作是服務,最終是運動員和教練組去沖頂,去一線作戰,我們的工作就是服務好。我們能做的就是搞好梯隊建設和培養后備力量,讓我們的人才有一定質和量的儲備,人才狀況好了,聯賽就能提高。” 在自己的任期內,能不能為這個龐大的工程定下基調,打下基礎,信蘭成不能確定,“后邊的人會不會按照這個去做,也不好說。我能做的就是現在讓體育總局和籃管中心達成共識,把青少年后備力量的培養作為我們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工程來做,這個共識是基礎。有了共識,專門組織人員研究實施計劃和方案。當然我們有很多設想,包括資金,我們用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方案來吸引贊助商的跟進,做這個事情。還需要有一些政策,正常的政策和特殊的不講理的政策,比如說現在都是男子訓練營,不講理了,做男子必須做女子。在世界上,我們國家女子的競爭力還是強于男子,不過男子的市場好,女子的后備力量尤其弱,所以在女子上要加大傾斜、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