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彬 ????今年兩會期間,廣東省政協委員湯鎮業提出《手機實名制可治“信騷擾”》的提案。省通信管理局近日在答復該提案時透露,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會同公安部、國務院新聞辦等有關部門聯合制定手機實名登記制度的法律規范,正等待國務院審批。(6月4日《廣州日報》) ????首先,國家多個部委在醞釀手機實名制的消息,卻是由廣東省的通信管理局透露的,從政府信息公開和新聞發布的角度來說,并不正式。 ????其次,根據資料,提出實名制提案的湯鎮業委員,就是那位曾經的香港娛樂圈“五虎將”湯鎮業。湯委員稱:他深受“信騷擾”和“信詐騙”之苦,所以認為手機實名制可治“信騷擾”。這話靠譜嗎?湯委員是否做過足夠調研?有沒有“拍腦袋的發明”之嫌?手機實名制會帶來一個清靜的世界嗎? ????目前泛濫成災的“信詐騙”基本套路就是:打電話、發短信告訴你,你的銀行卡被盜用、中了大獎需要交稅、電信公司退回電話費……最后騙子總是落在要你拿銀行卡到銀行轉賬(或者轉入所謂“安全賬號”)這個目的上。一旦你輕信劃賬,馬上被騙子取現、轉賬,血本無歸。問題就出來了:騙子打來的冒名電話的確沒有實名制,但銀行賬號卻是實名制的,但為什么依然不能堵住“信詐騙”?銀行實行實名制已經很長時間了,而不法分子卻依然可以用各種假身份騙過銀行,手機實名制會比銀行的實名制更有效嗎? ????至于說用實名制來治理垃圾、違法短信,我不禁要問問:即便相關部門知道短信的源頭,又能怎么樣?促銷打折這種惱人的“垃圾”短信,并沒有法律規定不可以發送,哪怕已經嚴重到騷擾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無法律依據,政府如何作為? ????對賣槍、販毒、“間諜”器材這樣的違法短信廣告呢?差不多所有單位的傳真機里每天會收到“代開發票”的廣告,那無疑是違法犯罪的勾當,而且用的固定電話肯定是“實名制”的,可以查得到源頭,問題是政府的監管效果如何?我們有多大的信心指望,實名制的法寶一旦祭出就能收到奇效? ????說到垃圾短信的泛濫,移動運營商本身的不誠信就“功不可沒”。今年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上曝光:中國移動山東省公司濫發垃圾短信、違法短信,甚至把用戶個人信息出售給垃圾短信運營商,從中漁利。在此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剛剛修改了《刑法》,把泄露個人信息定為刑事犯罪。而且此事曝光之后《新京報》、《東方早報》當即發表評論,指出山東移動已經涉嫌犯罪,此案考驗政府的執法公正。事實是,山東移動的違法行為沒有得到嚴懲。 ????實現手機實名制,將數億之眾的個人信息置于這樣的運營商掌握之下,如何保證安全,不被泄露,實名制難道是與虎謀皮了? ????從操作層面說,實名制會給電信商以及銷售商造成麻煩,他們缺乏認真執行實名制的動力。手機卡終端銷售網點競爭激烈,連小賣部、門房間都在賣。為了爭取顧客,商販們自然會想方設法為顧客規避實名制。即便在電信營業廳,很多時候只需要一張復印件就可辦理開戶,更多的只需要填個號碼。 ????所以說,手機實名制可能對遏制短信詐騙、違法短信有一定作用,但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些問題。要根治這些短信詐騙、違法短信等“信問題”,關鍵在于公安、通訊等部門的嚴格執法,指望實名制來幫助解決問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只會加重負擔。 (作者系上海法律工作者) |
上一篇:手機實名制背后的管制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