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光欠款大學生追蹤:償貸困難還是信用缺失?
???????第一閱讀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通過網絡,首次以“債務催收公告”的形式將1200余名拖欠助學貸款的違約借款人的個人信息公布于眾。在這份名單中身份證號碼屬我省的學生共有24名。
???????記者對這24名畢業生進行了追蹤采訪。試圖找出他們欠錢不還的原因——
???????是生活所迫,還是信用缺失?
???????欠款大學生追蹤實錄
???????北京工行將欠款大學生的名單公之于眾,給出的一個理由是無法聯系到學生本人。記者利用工行在網站上公布的個人信息,開始順藤摸瓜尋找24名浙江籍學生。
???????要找到這24名畢業生并不容易。
???????記者發現24名學生中,有6名只有身份證號,如果不動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恐怕根本無法聯系??紤]到方方面面的問題,記者放棄了對這6名學生的追蹤。另外一名學生登記的地址在省外,聯系失敗。其余17名只留下本省的地址,沒有電話,于是記者開始挨個電話追蹤。
???????追查中發現,這些學生老家大多在農村,記者先通過電話查詢這些村的村委電話,然后通過村委會主任查找,也確實聯系到了部分學生,并和他們見了面。
???????但是記者發現17名學生中大多數都早已不在原來的住址,甚至連家里人都搬離了登記的居住地,而新的地址村里相關人員也無從知曉,很多線索就一下子中斷了。例如,家住浙江省江山的嚴姓同學,記者沿著住址這根“藤”追尋到永泰里所在的安泰社區,但因為號碼變更,社區過大,無法查找。
???????還有部分學生登記的信息有誤——查無此村,也就是說登記的信息一開始就是不真實的。不知是筆誤所致還是有心為之。如記者在尋找蘭溪市黃店鎮露源黃村的章姓同學時,蘭溪市黃店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轄區域內并無叫露源黃的村子。
???????在追查過程中網絡搜索引擎倒是幫了不少忙。如記者在追蹤小偉等幾位同學的聯系方式時,發現他們在整個高中時代都非常優秀,是高中學校的優秀校友,有的更是上的清華等名校。這樣雖然前面的線索忽然中斷,但記者還是通過校友簡介透露的信息找到本人。
???????整整17個人調查下來,能直接聯系上本人的確實不多,也難怪銀行放棄追查,直接公布名單了。
???????據了解,遭遇拖欠助學貸款的并非工商銀行一家。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國家助學貸款業務開展以來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國累計已審批國家助學貸款學生206.8萬人,累計已審批合同金額172.7億元,早期貸款的學生已完成學業,開始進入還貸期。
???????但目前拖欠還貸現象不少,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人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全國聯網運行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助學貸款違約率高達28.4%,導致許多銀行不愿發放助學貸款。
???????大學生為何成了“老賴”?從客觀上講,與目前比較緊張的就業形勢有關。部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說找不到好的工作,貸款的學生也不能幸免。況且,這些貸款的學生大多來自比較貧困的家庭,他們通常還要擔負起部分、甚至全部家庭的開支。這樣一來,他們自己基本生活都相當艱難,讓這些生活負擔沉重的畢業生按時足額地歸還貸款,確實有些困難。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部分學生的信用意識確實很薄弱。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說,為盡快拿錢,許多學生簽協議時不看條款,誤以為助學貸款就是助學金,是國家給的補貼不用還。毋庸諱言,還有部分學生的確心存僥幸,認為自己畢業后天南海北,原借款銀行不知道自己的去向,也不太可能為了區區幾萬元的錢一路追蹤,所以對歸還助學貸款一事,能逃則逃,能拖則拖。
???????對話欠款大學生
???????月光族: 月收入一千,還貸有難度
???????人物:小軍(化名),2004年畢業,溫嶺人。自稱已不記得當初貸款多少。按當初和銀行簽訂的協議,應從2005年開始還款,每季度還款1700元,6年內還清。目前違約月數為26個月,積欠本息共17113元人民幣。
???????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公布的信息,記者順利地找到了目前正在臺州一家醫藥公司工作的小軍。
???????小軍是2004年從北京某知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
???????之后,他憑著自己較好的英語,在一家民營企業找了份翻譯的工作,去了尼日利亞。翻譯工作收入不錯,但畢竟遠在非洲,氣候條件不好,而且又人生地不熟的,生活很辛苦。
???????“我待了20個月就回來了?!毙≤娬f,覺得不能老待在那邊,即使收入很高。
???????由于在念大學之前,他就向老家的農業銀行貸款用作學費,所以回國后,他把在非洲賺的錢大半還給了農行,剩下的部分剛好補貼家用。
???????“當時家里急需用錢,就把錢給了家里。”但小軍承認,當時的錢是足夠還工行的貸款的。
???????后來小軍又換了好幾份工作,銷售、律師助理等等,但都不理想,所以收入很不穩定,直到現在這家醫藥公司工作。
???????小軍說,還工行助學貸款的事確實沒怎么在意,一直拖到工行公布了名單,記者聯系他,他才猛然感到事情嚴重了。
???????小軍說,他現在一個月收入1000多元,光房租就要300元,加上水電費,吃、行,一個月所剩無幾。
???????“整個一個‘月光族’,實在沒辦法還貸。”小軍說,他真沒想到銀行會公布他的個人信息。
???????他說這種方式讓他壓力很大,如果讓周圍的人知道,對他的生活、工作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所以跟記者見面,他要求說,“如果碰到熟人,就說你(記者)是我的大學同學?!?/p>
???????記者了解到,小軍在得知消息后,主動和北京工行取得了聯系,雙方再次達成了還款協議。他將在三年內還清約1.7萬元,以及每天4元錢的罰息。
???????創業族:先還其他利息高的貸款
???????人物:小偉(化名) 從中國最知名的大學畢業,長興縣人 ,貸款31250元。按當初和銀行簽訂的協議,從2005年開始還款,每季度還款2400元,6年內還清楚。目前違約月數為23個月,積欠本息共16779.06。目前已清還部分欠款,計劃于明年全部還清所有貸款。
???????找到小偉頗費了些周折。
???????記者聯系到了小偉家庭所在地,一個位于湖州的小山村。村委會主任肯定地告訴記者有小偉這么個人,是在北京上大學。不過現在他們家已經不住在村里了,他只知道娃子現在杭州工作,但早沒了聯系。
???????偶然的搜索,記者在網絡上看到小偉的名字,并得到了意外的發現。
???????小偉高中母校的網頁上,他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優秀校友的名單中,并且還附有一份簡歷,說小偉在高中期間在全國中學生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都拿過獎,并就讀于北京某名牌大學,畢業后就職于某銀行杭州分行。
???????記者又聯系到這家銀行,獲知了小偉的聯系方式,并和本人見了面。
???????與小軍一樣,小偉也是從記者口中才第一次獲悉北京工行公布了他的個人信息。
???????他很氣憤,他認為銀行在網上公布自己名字和家庭住址的方式很不妥。
???????“銀行說聯系不到我的說法很不可靠。我留給銀行的信息很詳細,學校也能查到我的聯系方式?!?小偉說。
???????小偉表示,他在得知自己上了工行北京分行公布的欠貸名單的消息之后,就馬上和工行取得聯系,并清還了部分貸款。他還和工行達成協議,到明年3月還清所有拖欠的貸款。
??????記者提出疑問,為什么有能力還款,卻不還?
???????小偉告訴記者,當初簽訂的合約中(還款)原本就是2008年3月才到期的。
???????2004年小偉一畢業就在一家國有銀行工作,每個月平均有5000元到6000元的收入,所以一個季度繳付2400元的助學貸款對小偉來說并沒有什么壓力,第一年他都能按約如期還貸。
???????但2005年后,小偉離開國有銀行,和朋友拿出所有的錢開始自主創業,并向銀行申請了創業貸款,開始了全新事業的打拼。然而幾十萬元的巨額投入并沒有獲得預期的回報。各方面的貸款讓小偉感受到了還款的壓力。
???????“剛創業的階段,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貸款,對于我來說一定是把大頭先還上。”曾在銀行工作過一年多的小偉熟悉銀行的各種還款政策,“助學貸款的還款利息國家是墊付一半的,逾期還款的罰息相對其他種類的貸款也是比較低的?!?/p>
???????所以,還在創業起步階段的小偉很自然地選擇先向銀行繳付其他貸款。
???????本來是6年內還清,但協議中規定進入還款期后,小偉必須每3個月還一次貸款,額度為2400元。小偉確實沒有做到。
???????“沒想到銀行這么快就擅自公布我的個人信息。”小偉還憤憤地說。
???????記者提醒:拖欠助學貸款有損信用
???????據記者了解,盡管銀行公布了欠款學生的個人信息,但主動還款的仍不是多數。
???????那些拖欠助學貸款的畢業生,你們也許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拖欠銀行的貸款將影響你的未來。
???????因為相關銀行會根據拖欠助學貸款的情況向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提交借款人的違約記錄。
???????從2006年1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就著手建立個人征信系統,希望以此遏制拖欠助學貸款。只要欠款的學生畢業后在銀行開工資賬戶,他的信用信息就會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留下記錄,銀行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同時,個人征信系統是全國聯網,一旦某人有不良信用記錄,以后就很難再從銀行貸款。
???????也就是說除非你一輩子不跟銀行打交道,否則,先還清貸款。(鄭欣瑗 樓順忠 章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