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開始,房地產經紀機構或交易保證機構將不能代收業主的資金,資金的存儲與劃轉將通過銀行的轉賬方式進行。
1月22日,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房地產經紀管理規范交易結算資金賬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二手房交易
資金的代收與代管的單位進行了明確。
根據通知,房地產經紀機構或交易保證機構必須在銀行開立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專用存款賬戶,用于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的存儲和劃轉,資金劃轉通過銀行轉賬方式進行,不得支取現金;該資金獨立于房地產經紀機構或交易保證機構的固有財產及其管理的其他財產,也不屬于房地產經紀機構或交易保證機構的負債,其所有權屬于交易當事人;資金交付條件和具體方式與房地產經紀合同中的約定一致。
“通知將在今年3.15期間全面實行,經紀機構、擔保公司將與銀行簽訂相關的流程。”參與政策調研的一位人士指出。
旨在遏制不規范行為
“此次通知發布的政策是強制執行,所有經紀公司必須按此運作。”北京房地產中介協會副會長周宗楚表示。
而引起監管部門出臺重拳正是近來市場上出現的一系列違規事件。
2006年8月,天津“匯眾”高達1.5億元的房產交易資金不翼而飛。此后不久,天津易安置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涉案金額2500余萬元,由于通過截留資金進行其他業務投資而導致公司經營難以為繼,還有北京的城市家園事件。
天津“匯眾”事件成為天津實行強制性資金監管的導火索,2006年8月1日天津正式開始實施政府強制性資金監管。
“天津‘匯眾’事件至今仍有4000萬元損失無法彌補,涉及近200戶百姓,此事對業內包括對政府部門的影響都非常大。”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景暉表示。
針對市場不規范行為,去年,建設部和北京市建委均已出臺多項政策堵塞二手房交易環節漏洞。
2006年10月底,北京市建委、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分別發布《關于開展北京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專項整治活動的實施方案》、《房地產經紀執業規則》,規定房地產經紀公司不得以任何 方式賺取二手房買賣差價。
同時,對房地產經紀機構開展一次全面清理整頓,查處曝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開通房地產經紀合同和交易合同網上簽約系統,特別是網上簽約系統,將最大程度地實現房產交易的透明化、公開化,從而保證房源信息的真實性、房源價格的合理性以及交易的安全性。
但鏈家地產市場總監金育松認為,這些政策不能徹底根除市場一些不良行為,如以“現金收房”為首的吃差價行為,一些不良中介仍在私下進行“現金收房”。
而此次通知的出臺,是去年房地產交易秩序整頓一系列政策的延續,且力度更大。
鏈家地產市場研發中心認為,資金監管政策正式執行后,交易資金凍結將切斷不良中介挪用客戶資金用于“現金收房”的資金來源,避免了不良中介賺取差價的可能。由于實施資金監管后,交易資金將被凍結在專用的存款賬戶,只有在完成經紀合同中約定的條件后,交易資金才會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劃轉給賣方,在此過程中,交易資金沒有沉淀在經紀公司自有賬戶的可能,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
與此同時,胡景暉認為,此通知的執行,不僅僅是一些小型中介機構面臨退市的風險,包括一些中等規模的中介機構也要面臨這樣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企業通過截流資金,或擴充門店,或作周轉資金,或轉投其他行業進一步獲利。此政策的發布將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周宗楚說。
事實上,此前,鏈家、21世紀不動產、中原、中大恒基等經紀公司均已陸續與銀行展開了類似的合作,一旦企業運營出現問題,其賬面資金同樣面臨凍結的風險。但這些行為僅僅是企業的自發行為。
據北京中原三級市場部的分析數據顯示,按照北京去年預計的7.6萬套存量房的交易量來計算,每套成交總金額平均在75萬元,按照其中全款交易量占30%,且每套可進行資金監管的金額為50%;貸款交易量占70%,其首付款成數為30%計算,則一年中潛在資金監管的房款總額將達到205.2億元。而隨著北京二手房市場的不斷發展,這一數字仍在上升。
此外,北京市場供需比是1:6左右,局部熱點地段則達到了1:10,吃差價的行為無形當中抬高了二手房交易價格。
“此政策的出臺將起到抑制二手房房價的作用。”金育松說。
銀行的“保險箱”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央行都將起到關鍵作用。
“此次央行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就是要把資金監管的賬戶明確下來,向市場表明賬戶的安全性。”周宗楚表示,銀行在此政策的實施環節中起到了“保險箱”的作用。
“今后二手房交易的資金監管將由兩個角度來管理,一是房屋主管部門,一是金融主管部門。銀行將起到主要的監管作用,并且兩部門的聯手對二手房市場的監管力度將超越以往所制定的政策。”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說。
胡景暉也表示,從市場層面來看,此前有些經紀機構并不是以運營二手房為目的,而是把二手房代理業務作為融資的工具。此次銀行作為金融部門介入監管,可以有效防止中介公司攜款逃跑的事件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