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司海英
臨近年關,找個稱心的家政人員收拾收拾家,真難!這是不少市民遇到的頭疼事。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客戶過于挑剔嗎?還是家政服務
人員素質不高?都不是。記者近日對此作了調查,發現問題的癥結在于,家政公司目前都成了中介機構,相當一部分公司,都是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臺電腦,只收費,不管理。家政服務行業的低門檻以及一些不正當競爭手段大行其道的事實,也讓這個市場越發混沌。
家政市場松散管理
只介不管成隱患
昨天下午,記者在泰山路的一家中介處了解到,由于春節返鄉的住家保姆數量龐大,而春節期間市民對保姆的需求量又格外大,所以目前勞動力缺口很大。店主告訴記者,目前青島的住家保姆多是外地勞動力,遇到過年過節,這些人就會回家休整一段時間。記者試探著問店主,如果雇主不同意保姆返鄉怎么辦,對方表示,自己只負責介紹雇傭雙方,如發生糾紛還需雇傭雙方協調。
記者了解到,眼下絕大多數家政服務公司是中介性質,所以在管理上非常松散,因此雇傭雙方的糾紛時有發生。嶗山區的王女士前一段時間,被以前雇用的保姆漫罵、騷擾,王女士找到了家政公司,對方稱王女士無過,但家政公司不能處罰小保姆,并且公司對小保姆的行蹤不甚清楚,所以只能對王女士的遭遇表示同情。王女士說,她是通過青島一家比較正規的家政公司雇用的保姆,尚且發生這么不愉快的事情,可見那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小店,其服務質量會如何。
家政市場門檻低
市場龐雜難歸攏
走在泰山路上,人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感嘆:四五年前,這條街上只有一家家政公司,短短幾年間,這里已經有十幾家店面了。青島目前究竟有多少家政公司,記者就這一問題咨詢了多方面的人士,卻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2002年,我市取消了家政機構的行政審批手續,家政公司只要到工商登記注冊就可營業,于是,大批家政機構紛紛上馬。“我們介入這個市場時,青島的家政公司寥寥可數,當時我們是一家家政服務機構,我們是委派工人為客戶服務,我們自己養工人;現在,只要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臺電腦,就能開家政公司,市場越來越難做,半年前,我們也由家政服務機構轉型中介機構,否則虧損會很嚴重。”友聯家庭服務事務所所長金小姐,通過介紹自身一家公司的變化,讓人們看到了最近幾年青島家政市場的變化。從家政行業在島城起步到現在,我市的家政公司中,中介機構越來越多,服務機構越來越少,而由此產生的后果是,家政服務員的權益問題無法得到切實保障,也決定了家政公司對保姆的管理權限少之又少。
千呼萬喚始出來
家政市場期待規范
近日,我市《家政服務規范》地方標準正式頒布,這一標準對家政服務中不同類別的服務項目的質量進行了規范,對家政服務機構和中介機構做了要求,著重強調了機構的合法性,對從業人員特別制定了尊重用戶選擇和隱私的規定。
在整套《家政服務規范》中記者看到,《規范》對家政服務的各個類型如綜合性家政服務、保育服務、小學生托管服務、醫院陪護等12個類型的服務內容的服務質量做出了明確說明,制定了相應的服務標準。“《規范》產生最大的意義,并不是在于規范具體哪一位保姆、育嬰師或者陪護的工作,而是在于規范了家政服務機構和中介機構,讓那些不能提供合格服務的機構逐漸被淘汰,實現家政服務資源的重整。”市愛心大姐服務社的單穎認為,《規范》是正規的家政服務機構以及中介機構必須遵循的質量標準,在這樣的標準尺度之下,那些不能提供“達標”服務,一心只為了賺幾十元中介費、零散經營、沒有能力培訓具備專業技能的服務人員的家政中介和服務機構,就成了不規范的家政機構,也勢必在市場競爭中一敗涂地。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頗具規模的家政公司對我市開始著手整頓家政市場表示歡迎,一些家政公司負責人表示,“行規”的制定是整頓市場的一個信號,但僅僅依靠一個“行規”,卻是遠遠不夠的。
記者 冷 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