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一
片充滿抗日傳奇的水域,一個休閑旅游的好地方。蘆葦蕩的美景、雁翎隊的傳說,每年都吸引著眾多游客欣然前往。然而,最近發生的水體嚴重污染事件,正在打破人們對白洋淀的美好印象。雖然保定市及滿城縣的一批官員已被免職或被責令引咎辭職,但白洋淀何時澄清、類似水域是否能避免同樣的噩夢、我國水資源環境會如何變化,這些都令人倍感擔憂。
分析一宗宗水污染事件,不難發現有些地方政府對污染企業的放縱。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一門心思抓短期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增長,對污染企業的種種違法違規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使得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和生活污水進入河流、湖泊。一旦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引起了公憤,他們又唯唯諾諾或百般辯解。
一些企業經營者為追求自我發展而破壞生態環境。他們明知自己企業所排放的污水嚴重超標,卻不斷加大生產能力和污染物排放能力,將大量污水排放進河流;同時,隱瞞欺詐,偷梁換柱,表面上污水處理設施齊全,但經常擅自停運;遇到檢查時“天衣無縫”,一旦檢查人員離開,便偷排偷放污水。這些企業雖然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侵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長遠看也損害了企業自身的利益。
白洋淀水體污染之嚴重令人痛心,白洋淀魚類大面積死亡是對破壞水資源環境行為的無聲譴責,有關地方領導、企業以及全體公民應當徹底警醒。畢竟,水是生命之源。水資源保護一旦失控,人類生存將無以寄托,這種責任實際上是無人能夠擔當得起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