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省城眼鏡市場醞釀著一場腥風血雨。業內人士認為,讓消費者看不透、摸不準的眼鏡市場將隨著這一場競爭而逐步明朗化,呈品牌化趨勢。
“可以說,目前大眼鏡企業都在磨牙!”采訪中,省城一大型眼鏡店的老總直言不諱。據了解,經過近5年的競爭,濟南眼鏡市場基本形成了以齊魯同人、寶明齋、茂昌等
為代表的規范化連鎖大店和街頭小店為代表的二元結構,處于相對平靜的狀態。
專業醫療機構的殺入無疑打破了這種短暫的平衡。日前,剛開業的省立醫院醫學驗光配鏡中心可謂來勢洶洶。無形中也刺激了一些傳統眼鏡店。一時間,各眼鏡店有關產品及品牌形象的宣傳和促銷活動明顯增多。采訪中,一眼鏡店人士直言,“看來,濟南的眼鏡市場格局將被打破。”
據悉,他們的“敏感”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我國,近年來已出現了醫療機構涉足配鏡行業的趨勢,如北京同仁醫院驗光配鏡中心、溫州醫學院、天津眼科醫院的配鏡業務年銷售額高達1億元左右,年增幅遠遠超過普通眼鏡店。業內人士預言:今年暑假配鏡高峰時,眼鏡市場肯定會有一場激戰。
今年,國家對眼鏡市場的嚴格監管也會無形中加快這次洗牌。據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眼鏡檢驗室人士介紹,根據2005年國家出臺的新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條例》,眼鏡被明確列為許可生產產品,生產者必須持有《眼鏡生產許可證》,屆時,省質監部門將開展此類專項檢查,一批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和雜牌產品必將出局。
據悉,與2000年前相比,目前濟南大型眼鏡店品牌眼鏡的比例已增加到30%左右。專家預計,到今年底,大品牌眼鏡店的產品將占到市場的50%左右或更高份額,屆時,眼鏡市場將少些霧里看花,多些透明。(李巖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