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島大煉油、大造船等一批集群項目開工建設
6月22日,21世紀我國第一個千萬噸級煉油項目———青島大煉油
工程開工建設,對青島打造四大工業基地、六大產業集群將發揮重大的、歷史性的作用。
7月28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整車產品下線,未來幾年我市將成為上汽通用五菱在我國北方的生產基地。
9月28日,總投資5億美元的青島港前灣港區招商局國際集裝箱碼頭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市區港聯動試點進入新的階段。
11月22日,海西灣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74億元,建成后海西灣將成為國際一流、國內最大的現代化造修船基地之一,對我市乃至全省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我國船舶工業建設和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2、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全線投產,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8億噸,集裝箱突破600萬標準箱
2月25日,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正式全線投產,青島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步伐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規劃7個泊位,先期4個泊位已于2003年9月投產。5至7泊位投產后,與先期投產并已發揮巨大作用的1至4泊位連成一片,形成長達2400米、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深最深、設施最先進的順岸泊位,可一次性同時靠泊7艘280米長的大船,也完全能夠靠泊載箱量1萬標準箱以上的世界最大集裝箱船舶。
截至12月16日,青島港今年已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8億噸,集裝箱突破600萬標準箱,集裝箱吞吐量在北方各集裝箱港口中穩居第一。同時,青島港外貿吞吐量保持全國第二位,鐵礦石進口量保持世界港口第一位,原油進口量保持全國沿海港口第一位。
3、青島海灣大橋正式開工
6月30日,我市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工程正式開工。大橋全長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長度26.75公里),按雙向6車道的標準設計,設計時速80公里。工程建成后,不僅將從根本上解決“青黃不接”、“青紅不接”的問題,而且將更好地優化青島、黃島、紅島城市三點布局,對優化我市生產力的布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加快推進城市化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4、海信集團自主研發出我國音視頻領域首款可正式產業化的數字電視處理芯片———“信芯”
6月26日,由海信集團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音視頻領域首款可正式產業化的數字電視處理芯片———“信芯”在北京正式宣告面世,長期困擾中國彩電核心技術的難題被破解。7月2日,海信集團裝有信芯的彩電在海信電器青島、遼寧、貴陽、淄博和臨沂五大彩電生產基地同時正式下線,并開始推向市場。這標志著年產7300萬臺的中國彩電全部依賴外國芯片的歷史就此結束。
海信“信芯”研發成功并實現產業化后,溫家寶、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等中央領導同志分別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評價海信的自主技術創新成果,并希望企業再接再厲,為我國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作出貢獻。
5、我市全部取消農業稅征收,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農民“零負擔”
2005年,我市全面免除了農民的農業稅及附加,取消了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農民平均負擔由2002年的148元變為“零負擔”。2005年市本級財政支持“三農”總投入達9.5億元,比2004年增加了2.66億元。對種糧農民的每畝直接補貼由2004年的14元提高到16元,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及其購置補貼各項資金達8500萬元。
6、首度聯手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的200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獲得圓滿成功
7月1日-4日,200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行。SINOCES是目前我國唯一的消費電子專業國際博覽會,由國家商務部、科學技術部、信息產業部和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青島市政府、中國電子商會承辦。自今年起,博覽會開始與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美國CES主辦方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展開全面合作,并由其擔當海外主辦單位。這使得博覽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大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消費電子業界的地位。本屆博覽會以“3C融合與無縫生活”為主題,匯集了全球最領先的消費電子技術、最前沿的消費電子產品和最重量級的消費電子企業,為參展的海內外企業打造了產品展示和技術交流的最佳平臺。
7、海爾品牌榮居《金融時報》與麥肯錫聯合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榜首,兩產品被評為中國世界知名產品
8月30日,世界著名媒體———英國《金融時報》公布了“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調查結果,海爾榮居“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榜首。“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調查由英國《金融時報》和世界著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聯合進行,是首次從全球視角對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品牌開展的調查。在調查項目上包括質量、信任度、創新、管理和品牌運作等,30個在國際市場有所建樹的中國本土品牌參加了此次評選。
此外,在剛剛設立的中國世界名牌產品評選中,海爾冰箱和海爾洗衣機奪得三個產品席位中的兩席。
8、即發集團與5家世界500強企業聯姻,引進外資4.5億美元,在全國針織服裝行業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
即發集團充分發揮企業以商招商平臺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利用外資數量、質量新突破。一年來,先后與日本雙日株式會社、豐田通商株式會社、東棉株式會社、日本東麗株式會社、日本丸紅株式會社五家世界500強企業進行合資、合作,分別成立了青島即發龍山染織有限公司、東麗即發(青島)染織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即發華錦服裝有限公司,共引進外資4.5億美元。2005年,即發集團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針織服裝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居全國第一位。
9、我市獲“中國品牌之都”稱號
11月6日,在2005中國自主創新·品牌高層論壇暨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峰會上,我市被授予“中國品牌之都”稱號。同時,我市的海爾集團、青啤公司被授予“中國制造———行業內最具成長力的品牌企業”稱號。截至目前,我市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1件,中國名牌產品44種(數量僅次于上海,居全國第二),全國質量管理獎企業5個,2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此外,我市還擁有山東名牌產品151個,山東省著名商標122件。
10、青島至歐美航線開通,空港口岸年出入境人員首次突破百萬人大關
9月28日,青島口岸開通經北京至法蘭克福、巴黎、洛杉磯國際航線。上述航線的開通,結束了青島、山東沒有歐美行航線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對促進我市對外開放和外貿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截至11月15日,青島空港口岸年出入境人員突破百萬人次大關,標志著青島空港口岸發展又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從1988年開通第一條境外航線到2000年12月,青島空港口岸年出入境旅客達到50萬人次用了12年;而從2001年至今,僅用了5年的時間,青島空港口岸的出入境旅客即突破100萬人次。
11、我市全面啟動生態市建設,五市三區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11月,五市三區8個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全部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群。生態示范區是建設生態市的基本條件。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包括社會經濟發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城鎮環境保護和農村環境保護四項基本條件共26項指標。近年來,我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的力度,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實現了經濟和環境的“雙贏”發展。
12、山東路、杭州路改造全線通車,市區1400處“小街小巷”綜合整治完成
山東路改造全長4.7公里,總投資3.2億元,是2005年青島投資最多的城市主干道的綜合性工程,于3月26日正式啟動,12月初全部結束。整修之后的山東路煥然一新,道路的承載交通功能大幅度提升,沿路區域的經濟發展也得到帶動,山東路正成為青島重要的一條迎奧大道、交通大道、景觀大道和商務大道。
12月20日,杭州路改造主線通車。本次杭州路改造范圍為南起杭州路立交橋,北接四流南路,全長約2800米。改造內容包括路面翻建、雨污水管線改造、明溝改造、交通標志標線、綠化景觀環境工程及其他附屬工程。改造后的杭州路車行道寬為20米,兩側人行道各5米,人行道上新設盲道和無障礙坡道。下一步,將對道路兩側做“細節加工”,把杭州路打造成一條民俗景觀大道。
對市內四區1300處“小街小巷”進行綜合整治,是2005年市政府確定的在城鄉建設和人民生活方面要辦的實事之一。目前,市區共完成1400處“小街小巷”綜合整治,比原計劃增加100處,整治總面積120萬平方米。整治的內容主要包括實施路面硬化、路燈安裝、雨污管道鋪設等。“小街小巷”的整治,進一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居住環境。
13、農村1050個村莊通自來水,新增1706個行政村通油(水泥)路
完成1000個村莊通自來水工程是2005年市政府確定的在城鄉建設和人民生活方面要辦的實事之一。2005年,農村完成了1050個村莊通自來水工程,鋪設主管道143公里。農村新增日供水能力7.3萬立方米,解決了74萬農民吃水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2%。
全市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工程穩步推進,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706個,累計達到5086個。
14、青島保稅物流園區通過驗收,正式封關運營
11月11日,青島區港聯動試點區域———“青島保稅物流園區”通過由海關總署、國家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七部委組成的國務院區港聯動聯合驗收組的驗收,正式封關運營。這標志著青島保稅區邁出了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關鍵一步,使得青島海港口岸擁有了“零關稅”、“無障礙”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自由港區優勢,為青島保稅港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15、我市成為全國“三綠工程”樣板城市
11月14日,我市與福建、大連、南京一起被命名為全國“三綠工程”(綠色消費、綠色市場、綠色通道)樣板城(省)市。此外,我市蔬菜科技示范園還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綠色蔬菜加工生產線樣板單位。近年來,我市在深入開展“三綠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開展“綠色消費進社區”、完善“菜籃子”三級檢測網絡體系、實施集團消費“陽光食品工程”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三綠工程”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16、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在全市深入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參加的基層黨組織2.4萬個,黨員約56萬名。活動中,按照胡錦濤總書記“關鍵是取得實效”和“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的要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努力做好每個批次、每個階段、每個環節的工作,取得了應有實效。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多次對我市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做法進行了集中宣傳。中央和省委督導組、巡回檢查組對我市先進性教育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
17、圓滿完成“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擁軍保障服務工作
在為期82天的聯合軍演擁軍支前工作中,全市上下講政治、講大局,思想統一,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不辱使命,廣大群眾迅速行動,掀起了群眾性的擁軍支前熱潮,圓滿完成了演習的服務保障和支前慰問工作,受到了中央和省領導以及中外軍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進一步密切了軍政軍民關系,擴大了青島的影響,對促進青島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8、開展2005年“我為青島發展獻計策”市民月活動,促進了施政創新,調動了全市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等七部門聯合組織了市民月活動,廣大市民踴躍參與,積極獻計獻策,活動期間共收到市民建議近2萬余條,許多建議進入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解決了一批市民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市領導通過市民議事廳、新聞網、市長熱線與市民進行了坦誠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成為我市政治文明建設的一大品牌。市民月活動在全國引起了良好反響,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都對這一活動進行了報道。
19、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中國國民黨彰化縣黨部訪問團分別來青參觀訪問
10月18日至19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一行來青島參觀訪問,進一步了解了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成就,增強了對炎黃文化和骨肉親情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穩定地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臺灣問題和祖國統一的關注,進一步向海內外宣傳了青島,樹立了青島的良好形象。
8月26日至31日,中國國民黨彰化縣黨部訪問團與中共青島市委進行了工作會談,分黨務、經貿等6個專題與我市有關部門進行了對口交流,并訪問了部分區市和企業。這次活動就兩地政黨交流達成了共識,對于推進兩地政黨、經貿、旅游、文化藝術、體育、宗教以及社團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基層建設年”和“創建高績效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卓有成效
全市各級以村居組織建設、機關處室建設和企業家隊伍建設為重點,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強化了基層基礎工作,解決了一些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在農村,全面推廣“村黨組織實施決策組織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實施決策表決權、村民委員會實施決策執行權、村民監督委員會實施“決策監督權”的新模式,得到了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在機關,開展了“創建高績效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工作,建立完善“決策、執行、監督”體系,強化績效考核,推進了機關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在企業,按照“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要求,大力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提高了企業家隊伍整體素質。
21、我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稱號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爭創十個平安街道(鎮)、一百個平安社區(村)、一千個平安樓院的活動,集中開展了娛樂服務場所“黃賭毒”、建筑工地流氓惡勢力、學校周邊治安秩序、公交車扒竊等集中專項整治,成功偵破了一批危害大、影響大的重特大案件,有力地打擊了犯罪分子,推動平安青島建設向縱深發展,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不斷提高。在創建平安青島活動中,廣大駕駛員以“維護社會治安人人有責”為己任,勇斗、智斗歹徒,積極為平安青島建設貢獻力量,涌現出253名見義勇為駕駛員,有474名提供重要線索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刑事案件的出租車司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彰,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11月29日,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我市“全國見義勇為好司機城市獎”。
22、開辦“行風在線”新聞專題節目,促進了政風行風建設
市糾風辦、市監察局和市廣播電臺聯合開辦了“行風在線”新聞專題節目,每周播出6期,每期邀請一個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走進直播間,與群眾直接對話,解答群眾咨詢,接受群眾投訴,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已播出310期,先后有105個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接聽和處理熱線電話(短信)3200多個。目前,該節目已成為市政府與群眾溝通的一個新的平臺,對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風行風建設,化解社會矛盾,密切政府與群眾的關系,發揮了積極作用。
23、我市榮獲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全市人民表現出了熱愛青島、建設青島的主人翁精神,通力合作、協調配合的全局意識,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狀態,迅速反應、善打硬仗的工作作風,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創建熱潮。2005年10月26日,我市榮獲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青島港務局、海爾集團等23個單位分別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和先進單位,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充分展示了我市文明建設的整體水平。
24、“微塵”以最高票數當選全國十大公益之星
11月20日,我市熱心公益事業的市民群體代表“微塵”,在“全國十大公益之星”評選中以最高票數當選,同時獲得了“中華慈善獎”。“微塵”體現了“誠信、和諧、博大、卓越”的城市精神,引領廣大市民踴躍參與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注冊志愿者、無償捐助、扶危助困等公益活動,涌現出“愛心在延續”、“三百愛心工程”等一批愛心品牌,弘揚了社會主義文明新風。
25、“文化建設年”成效顯著,成功舉辦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亞洲電影文化合作國際論壇
廣泛開展“文化建設年”活動,大力推進重點文化設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構建大青島城市文化圈。成功舉辦“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和“青島亞洲電影文化合作國際論壇”,提升了青島在國內外音樂和電影文化領域的美譽度,為打造“音樂之島”、“影視之城”城市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礎。開工建設現代藝術中心和極地海洋世界,改造和完善人民會堂,投入2500萬元,改擴建100處社區文化中心和20處鄉鎮文化中心。開展“歡樂廣場周周演”、“社區文化藝術節”、“農村文化藝術節”、“農民電影節”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了首屆“青島圖書文化節”和“全民讀書月”,承辦全省第二屆“四進社區”文藝匯演,全年共舉辦各類文化活動3萬余項。
26、曾呈奎、陳明鈺先進典型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
今年3月和7月,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優秀共產黨員曾呈奎作為全國的重大先進典型,先后兩次在中央媒體進行了集中宣傳,樹立了科技自主創新的典范,成為全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先進典型。陜西來青務工青年、“小陳熱線”創始人陳明鈺,作為全省的唯一代表參加了“全國優秀進城務工人員先進事跡報告團”,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80余家主要媒體進行廣泛報道,弘揚了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發展自我、惠澤他人的精神。
27、“相約奧運,揚帆青島”城市品牌環球推介取得巨大成功
以迎辦第29屆奧帆賽為契機,采取城市形象、招商引資和旅游推介“三位一體”的方式,先后在日本、韓國、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荷蘭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26個城市舉辦了11次城市品牌環球推介活動。圍繞奧運倒計時1000天慶祝活動,積極推廣“帆船之都”城市形象,舉辦了“第三屆奧林匹克文化節”、“青島號大帆船中國沿海行”、“青島國際馬拉松賽”等系列活動,營造了隆重熱烈的全民迎奧氛圍。
28、城鄉2590個單位和村莊結對共建文明家園
按照“城鄉統籌、共同發展”的要求,全市2590個文明單位和村莊結成1295個共建對子,以濱海大道沿線鎮村和交通干道、各類園區周圍的村莊為重點,開展城鄉共建文明活動,推動城鄉文明程度的提高。截至目前,各共建單位為共建鎮村籌措資金6000多萬元,辦實事好事4000余件。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精彩紛呈,“大地歡歌”農村文化藝術節共送文藝演出近3000場次,送圖書下鄉4萬余冊,送電影下鄉近萬場,受益群眾400萬人次,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29、“e網平安”共建和諧文明網絡
為營造健康、文明、安全的網絡環境,在全國率先開展了“e網平安-共建和諧文明網絡”活動。以創建“誠信網站”、“示范網吧”、“網絡文明學校”、“網絡安全單位”為主要內容,誠信建網、依法管網、文明上網,強化網絡道德規范。今年我市互聯網絡報警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網絡安全事件下降12.8%,得到了互聯網接入單位、使用單位及廣大網民、網吧業主的廣泛支持和學生家長的贊揚。中央電視臺、中國精神文明網、人民網、中國婦女網等30多家網站都給予了廣泛關注。
30、大學生文明禮儀宣講演示團成為傳播文明的新品牌
為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大力推進“人文奧運”,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養,由青島酒店管理學院、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發起,在全國率先組建了“大學生文明禮儀宣講演示團”,從一句文明的話語,一個文明的舉動做起,編排了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觀賞性的宣講演示節目,深入機關、學校、社區、企業為廣大市民宣講演示,讓廣大市民置身于濃郁的人文奧運的氛圍之中。截至目前,已到機關、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校開展宣講活動100余場,聽眾19萬余人次,成為了島城傳播文明新風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