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但為了爭奪房屋,最終夫妻分離,兄弟反目,親情在利益面前被脆弱地撕裂,讓人辛酸。夫妻離異奪房之爭不息 馮先生與王女士于2002年結婚,婚后不久兩人產生矛盾,為平息矛盾,馮先生聲明將自己婚前購置的一套房子轉讓給妻子。但并未到房產交易部門
辦理房屋過戶轉讓登記。但最終兩人還是離婚了。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后,兩人為該套房屋的產權打起了官司。 法院審理認為,該套房屋系馮先生婚前財產,雖然馮先生與王女士的約定屬于贈與協議,但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除了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之外,贈與人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都可以撤銷贈與。馮先生撤銷贈與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近日,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馮女士尚未取得該房的所有權。老父過世大兒私賣舊宅 2000年11月,朱老先生去世,留下房屋一套,由于老人生前未留遺囑,此房理應作為遺產由其子女共同繼承。誰知,2003年8月,朱老先生的大兒子朱某偽造了亡父的身份證,將房屋以15萬元的價格賣掉。2005年初,朱某的弟弟在對父親留下的遺產進行分割時,發現房屋已被哥哥冒名出售,于是弟弟將哥哥告到了法院。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朱某在未征得其他繼承人同意的情況下,冒用亡父的名義出售房屋,其行為侵犯了其他繼承人的合法權益。朱某應承擔侵權責任并賠償弟弟所受損的權益。梁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