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要方法對頭,難題就會順利破解。 |
    早戀,是個放不下的話題,許多家長為之鬧心。近日記者在采訪中,遇到了剛剛成功幫女兒走出早戀困擾的許女士,她的經驗之談或許會
帶給讀者一些新的啟示。    女兒剛過完14歲生日,我給她收拾房間時竟然在枕頭下發現了一張折成心形的字條,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我把我的心送給你。”署名是王棟。昨天女兒還對我提起這個男孩,說他最酷了。我看著字條直發愣:難道女兒早戀了?明年就中考了!
   怎么和女兒溝通呢?女兒從小任性,這兩年更是逆反得厲害,我說一句,她有十句等著。丈夫提醒我,讓我先找老師想想對策。我把情況和老師講了,希望能幫上忙。過了幾天,班主任就借口女兒上課說話,罰她站一節課,并當眾教育說:“思想不要太復雜,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站著聽課能讓你清醒點。”女兒憋了一肚火,放學一回到家就向我發作:“媽,你和老師說什么了?怎么今天她老找我的茬?”我無言以對。
   后來,我發現男孩給的小字條不斷增多,語氣也日漸親昵。幾乎每天早上,那個男孩都會在小區的拐角處等女兒一起上學。做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顧及快期中考試了,唯有忍著不發作。不久,測驗成績公布了,女兒的物理、化學兩科都不及格,那個男孩的成績也不怎么地。我決定和女兒好好談談,誰知她根本聽不進去,“我就覺得他好!”女兒大聲嚷嚷,我氣得當時就胃疼起來。
   老師是指望不上了,我開始到處搜集有關早戀的文章,了解到:13—15歲的青少年,開始喜歡和異性單獨交往,這種朦朧的異性好感,指向大多不專一,很容易轉移。幾經琢磨,我推斷,女兒之所以對那個男孩“一往情深”,是因為幼稚的她根本無從分辨什么是優秀男孩,要是能讓她見識一下真正的優秀,說不定她就會迷途知返。
   我跑到某知名大學家教中心,反復挑選,終于找到了一位物理系的高材生小潘,而且相貌堂堂。一周后,女兒的家教上任了。潘老師給女兒條理清楚地講完物理后,又利用休息時間和她探討了日本宮崎峻的漫畫。一個月后的物理測試,女兒的成績有了進步。
   隨著學習成績提高,潘老師成了女兒的“模板”。一次,我聽見她在電話里說王凍:“你連‘朋克’也不懂,扮什么‘酷’呀!人家潘老師從來不這樣。”家教來了兩個月后,女兒抽屜里的小字條驟然截止。后來,潘老師因為要準備畢業論文辭職了,但女兒的學習已經完全可以“自理”了,早戀難題也解決了。記者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