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案件中,罪犯都是將兇殘之手對準了親人,而上演了一幕幕家庭悲劇。據有關辦案人員分析,當前親情犯罪案件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有人對自身的倫理道德約束力薄弱。有的人更多關注自身利益的爭取,造成對家庭成員、親情淡漠,以至狠心下毒手。如在農村比較突出的是贍養問題,有些子女出于
自身的利益考慮而放棄對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二是有的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深摯的交流,有的家庭成員自身素養不高、隨意而為、不尊重對方,造成家庭成員之間關系日漸疏遠、小摩擦不斷,怨氣積久愈深,遇到爆發點就會造成矛盾激化。三是有的人對自己的沖動心態和行為掌控不力,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人由于沒有人及時幫助排解心中的困惑和郁悶,不能通過平和的方式解決家庭矛盾,而是采取用暴力“教訓”對方的極端方式。上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說都是在沖動之下而犯罪。 有關人士認為,防范親情犯罪案件的發生,首先,要加強普法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制觀念和守法自覺性。在上述案例中,可以說,被告人在思想深處對法律是淡漠的。其次,要加強家庭道德觀的塑造,家庭成員之間要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還應注重家庭成員個體素質的提高。再是,有關部門和社區、農村應注重對家庭糾紛的調解,加強有關調解機構建設,及時受理求助和提供幫助,使一些瑣碎的家庭事務不至演變為更大的爭端。另外,要加強心理輔導咨詢機構的專業化和規范化建設,使有些人產生心理問題時可以找到合理宣泄的出口、得以排解心中的困惑和郁悶,以使沖突得以消解、使行為不至于走向極端。戴謙張向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