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8億元的青島海源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膠州市李哥莊鎮正式開工建設。李哥莊將由此成為國內最大的輕合金材料科研生產基地———“海源”結緣李哥莊 7月19日上午,艷陽高照,投資8億元的青島海源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膠州市李哥莊鎮正式開工建設。伴著施工機械的轟鳴,
這片沉寂了千百年的荒灘將崛起一座大型現代化廠房,一個以新材料為主,包括眾多關聯企業在內的新興產業群將在膠州東部形成。 繡球為何拋向李哥莊?
青島海源合金新材料公司由“海源實業”投資,這是青島市一家涉足貿易、化工等多領域的大型民營企業。
海源合金新材料項目是青島市屬重點建設項目。產品為高密度鋁合金型材,主要用于鐵道部鐵路高速列車技改、集裝箱內膽和軍工產品。公司4月份已從日本訂購了8000噸臥式油壓擠出生產線,主要用于大截面鋁合金型材的生產,到太原訂購了3600噸擠出生產線,主要用于中小截面鋁合金型材的生產。
海源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后,將成為我國合金新材料的龍頭企業,國內最大的輕合金材料科研生產基地,并躋身世界合金新材料制造業前列。
李哥莊鎮東南,穿過204國道是占地14平方公里的大沽河工業園基地三號區,這片昔日寧靜的灘地,如今已被一座座腳手架的喧鬧吵醒,每隔不長一段時間,就有一片片新的廠房在灘上崛起。
大沽河工業園基地三號區是青島市近郊為數不多的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這里地勢開闊,基礎設施優良,落戶大項目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項目所在地到青島車程只需40分鐘,與“海源”的戰略伙伴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公司近在咫尺。
更重要的是李哥莊鎮與“海源”都有一顆創業的火熱之心。一段時間以來,李哥莊為項目自豪過,也困惑過。全鎮企業不少,但稅收不多;項目不少,但能扛起大梁的不多。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自去年始,李哥莊鎮推出了“大項目建設年”活動,著力引進帶動力強的品牌龍頭項目、高科技項目、高稅收項目。與此相對應,2006年我國鐵路列車將全面提速,列車需要大量高檔鋁型材,這為有技術、有資金的海源實業公司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生產符合提速列車使用的新材料無疑具有巨大的利潤空間。在此背景下,2004年李哥莊與“海源”走到了一起。
后來的事實證明,“海源”選擇膠州、選擇李哥莊是明智的。這里的投資環境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
細心的人發現,李哥莊通往膠州市區的公交車上多了幾個醒目的大字:“讓海源放心、讓海源滿意”。
“讓海源放心、讓海源滿意”,這不僅是李哥莊鎮掛在公交車上的一句口號,更是膠州市、李哥莊鎮對青島海源公司的鄭重承諾。
自從項目簽約那天起,膠州市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打開綠色通道。建設局工作人員放棄所有休息日,頂酷暑、冒大雨到工地進行勘測,通宵達旦審驗圖紙。發改局安排一名副局長直接負責海源項目的全程審批。現任局長王新光一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接手海源工程。市環保局成立了由副局長于杰牽頭的服務小組,一次次到用地現場對海源的用地環境進行勘察,提出了二十多條技術性意見和建議。
自從在公交車上貼上了標語和口號,8路車駕駛員王啟也成了海源公司的“義務宣傳員”,不厭其煩的向乘客宣傳海源、介紹海源。他說:“沒人讓我這么做,我只知道海源落戶是個大事,我們老百姓也得支持。”
被細致入微的服務所打動,海源公司老總三次打電話給膠州市長曹友強表示感謝。
“海源”將帶來什么?
有人說,海源的引進標志著李哥莊鎮經濟的成功突破與巨大跨越。此言不虛。
且看投資額。總投資8億元,不但是李哥莊鎮歷年來引進的最大項目,也是近年來膠州引進的最大項目之一。我們不妨做個對比,2004年是李哥莊鎮利用內資形勢最好的一年,共引進內資項目54個,實際利用內資總額3.6億元。8億元等于李哥莊鎮兩年多的利用內資額,也就是說引進海源合金新材料公司一個項目相當于引進100多個中小項目。
再看經濟總量。一二期投產后產值可達到30億元,全部建成后產值將達到50億,利稅5億元。而2004年,李哥莊鎮全鎮生產總值不過28.9億元,稅收不過9125萬元。
不僅如此,據有關專家分析,海源合金新材料項目對經濟的帶動和促進,將以成倍的增長效應遞增,與未來上下游企業內直接圍繞生產的數千從業人員相比,新材料產業對李哥莊鎮第三產業的帶動效應,將更為廣泛和深刻。未來圍繞海源合金公司,像社會化的運輸、施工、餐飲、醫療、娛樂、商業、房地產一系列三產行業將蓬勃興起。
可以預測隨著新材料基地建設的展開,圍繞這一產業的大量資金流、物流和人流,將不斷涌入,將有越來越多的上下游項目進入膠州,進入李哥莊,產業鏈將不斷拉長和向縱深發展。學勇法文德剛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