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黨支部書記楊寶煥(中)和村兩委成員一起研究村下半年 工作計劃。 |
   在寧靜、祥和、文明的膠州市膠北鎮梁戈莊村,有著一個帶領村民致富的
村黨支部,有著一個黨支部的好班長———村書記楊寶煥。多年來,他以義無反顧的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共產黨員的錚錚鐵骨,幾番創業、幾經波折,但卻有著癡心不改的拳拳之心。    該村共有200戶,總人口655人,共有土地1850畝。幾年來,該村黨支部一班人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強村兩委一班人團結務實,深入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在梁戈莊村的發展歷史上寫下了流彩的一頁。
   該村黨支部始終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黨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找準黨建工作同時經濟工作的結合點,搞好黨建,促進經濟發展,便成了該村黨支部探討的一個首要問題.
   為進一步加強黨建和黨員管理工作,強化廉政建設,該村黨支部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并收到明顯效果。
   首先認真開展了民主生活會,干部交流談心,民主評議黨員等活動。嚴格黨的組織生活是加強黨員管理,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項組織措施,開好民主生活會,能夠達到統一思想,增強團結,互相監督,共同提高的目的,增強政治性和原則性,通過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加強了對黨員進行經常教育、管理和監督,并實行對后進黨員談心,保持了黨的先進性,提高了黨員隊伍質量。
   其次注重加強了對村級規范化管理,嚴格實行政務、財務公開制度的監督。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原則,按要求公開政務、財務、嚴格財務審計制度,強化了廉政建設。
   另外,他們還堅持群眾路線,開展黨員聯戶活動和干部走訪活動,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因此村黨支部把黨員聯戶、干部走訪活動作為工作要點來抓,合理劃分聯戶組,認真開展工作,堅持走訪制度,每位村干部都建立了民情日記本,做好走訪記錄,并且定期進行民情匯兌,了解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汲取群眾的合理化建議,為村依法開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為不斷提高黨員質量,保持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支部認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貫徹落實“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機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格履行入黨手續。
   該村黨支部深刻的認識到:一個高明的領導班子,絕不僅僅表現在他們在于抓住機遇,重要的是當機遇到來之時,能夠不斷的創造條件,完善自我、發展自我,使機遇成為獲得更大成功的契機。
   幾年來,該村黨支部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鼓勵村民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到目前,該村已有私營企業、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兩處,體育用品廠一處,油坊兩座,個體運輸專用車三輛,個體建筑包工隊三個,個體中型養殖場一處,磚砌冬暖大棚兩個,新建網點樓15棟。
   2001年,經該村黨支部全體黨員、聽政會、理財組大會討論通過并一致同意建一棟經商、辦公于一體的綜合大樓,共三層,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共投資60萬元左右,于第二年正式啟用,促進了村子企業的發展。
   該村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同時,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擺到了工作的重要位置。他們深知社會要發展,穩定是基礎,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是每個村民夢寐以求的,因此該黨支加大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建立了各項制度,健全了各種隊伍,落實了治安組織,責任落實到人,實行了治安獎罰制度,定期用廣播向村民進行普法宣傳教育。另外,該村的計生工作在計劃生育檢查中,曾多次得到市領導、鎮政府、計生領導的表揚。
   該村建立的黨員活動室、老年人活動室,里面購置了桌椅、書櫥、書刊、象棋、麻將等黨員、老年人活動室用具,還在辦公樓內設立了老年人活動的門球場一個。2002年春節,村黨支部為慶祝內外資企業在該村安家落戶,歡迎各個企事業單位在膠北鎮投資建廠,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又請來了膠州市茂腔劇團唱戲3天,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梁戈莊村地處貧水區,人畜吃水困難是村民的最大難題。尤其是遇到天旱,村里的水井全部干枯,村民們不得不到三里之外的鄰近村莊擔水吃。村支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決心下大力氣來解決這一困擾村民生活難題。因村財力不足,他們在幫扶單位———膠州市財政局的支持下,投資10萬元從離村上千米遠的地方建設了大口井,并安裝了自來水管道,讓村民們家家戶戶吃上了村辦“自來水”,提起這事,村民們感嘆道:都是我們有個好支部哇!
   在該村的土地的位置均在村東、村西,一直到豐子屯西,這些土地常年貧水,打井不出水,經村黨支部兩委、全體黨員、聽政會、會議討論,決定在村西頭挖水庫一座儲存雨水,不久,一座長120米,寬80米,深10米,儲水10000立方米的水庫便誕生了。除此之外又開挖第二個小型水庫,僅一個月的時間,就用挖掘機挖了一座長40米,寬30米,深10米,儲水3000立方米的小水庫。目前已經基本解決了村民種地干旱,澆不上水,噴藥沒有水的后顧之憂。
   為加強村容村貌建設,經村支部兩委研究決定,投資10萬元,整修了村南北街一條,用水泥、砂石,硬化長450米,寬6米,共2700平方米的高標準街道一條。
   由于村兩委在村支部的帶領下,該村先后獲得“先進黨支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先進村”、“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成績面前,村兩委一班人更深知當前面臨的是什么,將要去做些什么,應如何去做才能無愧于父老鄉親,無愧于上級領導對他們的信任。
   經村黨支部兩委決定,并根據該村經濟的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壯大,村集體固定收入的來源,決定從2003年底開始,凡是夠60周歲以上的老人,由村集體發放每月每人20元的養老金。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的楊寶煥,曾連續三年被膠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黨員。他雖然有著自己的企業,但由于對這一片故土的熱愛,和對貧困村民的滿腔摯愛,硬是把他的一生交給了這最樸實、最靈性的土地。
   永遠樂觀、向上的楊寶煥深知即使自己有再大的本領,也難單槍匹馬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因此,他處處注意協調發揮好黨支部一班人的群體智慧,從而繪出了一幅“綠葉紅花兩相扶”的感人圖景。
   相信梁戈莊村的明天更加美好、繁榮!未來更將燦爛、輝煌!(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