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均波。(資料圖片)本報記者李冬攝
本報訊
“我們人大執法檢查的目的,絕不是代替政府去做些什么,而是監督政府部門的工作。”昨天下午,在北京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審議食品衛生與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報告小組會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均波就人大執法檢查和述職評議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評議官員述職要找出問題
針對當前市人大評議政府官員述職情況的做法,于均波認為,“怎么能抓住主要問題是述職評議的關鍵。”于均波說,我們的評議不是想把干部評臭,或者評下去,“述職評議是要找出問題。要立足于工作評議,從工作上去看干部表現怎么樣。”
“好的一面都能評出來,不評出來,他們自己也能講出來。”于均波話還未說完,委員們都笑了。“如果真正存在的問題,咱們找不到,都是一片贊揚聲,老百姓就對評議不感興趣,那人大的評議就沒有效果。”于均波嚴肅地說。
于均波認為,述職評議要重視那些在干部述職中提出來的問題,“整改得怎么樣了,如果關鍵問題還沒有改,我們要求舉行第二次反饋,如果整改情況還不行,要求他進行第三次反潰”于均波說,評議主要看政府官員對意見的整改情況,同時,要看整改的地方,群眾是否滿意,以此來增強監督實效,改進政府工作。
執法檢查不是針對小販
“不僅要看到農貿市嘗中小餐館中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問題。”于均波在會上舉了市人大某官員前不久在超市買的涼粉,結果吃完后拉肚子的例子來告訴委員們,超市也并不是沒有問題,頭幾天生產的食品,貼上當天的標簽。一些比較正規的地方,如北京某大型商場地下的飯店,也出現過致使多人中毒的例子。
這些地方,都是以后執法檢查需要重視的地方。
于均波強調,要明確人大執法檢查的目的是什么。他說,人大檢查,絕不是代替政府去做些什么,而是要監督政府,監督他們的工作,哪些部門存在哪些漏洞,有什么需要改進的。我們的工作不是針對小攤小販,而是針對政府有關部門,因此,要在整改報告中寫明,哪些部門存在哪些問題,要拿出什么什么整改措施。
談到為何食品執行檢查這么多年,仍然存在各類問題時,于均波稱,首先要提高全民對食品衛生安全的認識,相關部門如何采取相關措施,推出價格便宜又方便百姓,又保證食品安全的市場,這樣,讓那些不衛生的市場萎縮下去。
于均波坦言,目前北京的食品安全檢測手段還比較落后,與此同時,相關法規也沒有跟上。于均波舉了個例子,“前幾年有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就是有關部門查處了一個賣死豬肉的事,只罰了200元,沒收營業執照。”于均波說,“這種處罰有什么用?要重罰,嚴格執法,”法規也應該與時俱進,執法力度要加大,讓違法者不敢這么做。(本版采寫/本報記者賴顥寧
郭曉軍 李華良 劉洋 馬力 王佳琳 魏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