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張億貴的辦公室里,記者首先看到的是辦公桌上的一個計算器。盡管有關處室早已送來了數據資料。但是面對鋼鐵行業最近一系列風起云涌般的變故,這位省冶金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還是要親自計算一下。他的計算結果是:今年鐵礦石價格上漲,將使我省鋼鐵生產增加成本約40億元人民幣。
鐵礦石價格創新高
幾乎就在張億貴接受記者采訪的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上海首次向新聞界表示,在目前全球新一年度鐵礦石公開價已大漲71.5%的情況下,世界最大的資源企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要求每噸礦價再加價7.5美元—10美元,整個價格上漲約110%,是“不合理和違反國際慣例”的。
此聲明的背景是:按照國際鐵礦業談判的規則,每年4月以前,世界三大鐵礦石生產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的力拓和必和必拓,與鐵礦石進口大戶日本新日鐵、歐洲阿賽勒和中國以寶鋼為代表的鋼鐵企業,分別捉對進行談判。一旦有一對達成協議,其他的談判就終止,把第一對達成的價格作為基準價格,予以接受。今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鐵公司搶先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達成了2005年度鐵礦石“全球第一價”——較去年上漲71.5%。而去年的漲幅僅為18.6%。迫于國際規則,中國的鋼鐵企業吞下了這口苦水,并且已于4月1日執行新價格。
張億貴對記者介紹道,每噸鐵礦石價格上漲71.5%,等于上漲16美元—18美元。我省鋼產量今年如果達到3000萬噸左右,需要進口鐵礦石3500萬噸左右。這樣算來,僅僅因為鐵礦石價格上漲,我省鋼鐵生產增加成本約5億美元到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多億元。
“礦石價上漲71.5%,已擠去我們這么大的利潤,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卻要上漲110%,我們是無法接受的。”張億貴說。據了解,包括我省濟鋼和萊鋼在內的16家國內最大鋼鐵企業,已經聯合聲明拒絕接受必和必拓公司的漲價要求。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月7日,濟鋼國貿公司經理張家新在電話上談起鐵礦石大幅漲價時,語氣有點輕松。但當記者提出當面采訪他時,他說正在會見客人,恐怕一下午沒時間,而第二天又要出發,當面采訪要排在四五天以后。國貿公司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進口鐵礦石。
據張家新介紹,今年濟鋼進口鐵礦石800萬噸,現在已執行上漲71.5%的新價格,每噸鋼增加成本100多元,而今年鋼價也能上漲100多元,互相一抵消,目前來看鐵礦石漲價對企業利潤影響不大。
而萊鋼國貿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則很是謹慎,他說萊鋼今年將進口鐵礦石1000多萬噸,算來每噸鐵礦石平均漲價100多元,要增加成本十幾億元。為此,現在已在全集團開展“管理效益縱深行”活動,要從調整產品結構、節約成本、提高技術改造和管理水平上要效益。
除了從調整產品結構上挖利潤,張億貴建議大宗進口鐵礦石的企業,可以從減少鐵礦石進口上找應對的辦法。溫家寶總理在3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要求嚴格控制鋼鐵產品出口,盡快落實取消對鋼坯、鋼錠的出口退稅措施。張億貴說,我們控制出口初級鋼鐵產品,鋼產品優先滿足國內需要,鋼產量會受到控制,從而減少從國外進口鐵礦石。如果一個鐵礦石公司一年減少產量5000萬噸,對它就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們的鋼鐵企業不妨以此對付鐵礦石企業的過高要價。
有業內人士認為,禍福相依,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對我國鐵礦石企業是一個發展的契機。目前我國鐵礦石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低,去年全國鐵礦石增產僅超過5000萬噸。今年應該加大投入,提高質量和產量,爭取更多地替代進口鐵礦石。
一批小企業面臨倒閉
據了解,從今年5月1日起,商務部將正式實施鐵礦石自動進口登記管理制度和進口許可制度,達不到規定資質的鋼廠和貿易商不得從事此項業務。估計國內符合資質的企業總共在100家左右。這是直接落實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加強鐵礦石進口協調和管理,整頓和規范鐵礦石經營秩序”的措施。
張億貴對記者分析說,中國鋼鐵企業進口鐵礦石價格高,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大小小全國有523家企業和貿易商分別從國外進口鐵礦石。這些企業各自為戰,進口渠道分散,抬價、惡性競爭現象層出不窮。商務部實施進口許可證制度,將使一大批中小企業不能直接進口鐵礦石。這些企業將不得不從大企業轉買鐵礦石,轉買次數多的可能達到四五次,這樣將會抬高鐵礦石價格,加上低檔次的產品結構,一批中小企業將面臨倒閉。這樣的“死”是正常的,是市場競爭的結果,符合國務院調控鋼鐵企業“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目標。
現在全省到底有多少中小企業將受此影響,一時還很難作出預計。但張億貴告訴記者,據他了解,去年國家宏觀調控以來,已有一些上規模的中小鋼鐵企業放緩了建設速度,現在仍然是進展緩慢,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大比例的中小企業受此影響。
中國企業“受傷”最重
日本鋼鐵企業與鐵礦石公司達成71.5%漲幅的鐵礦石天價,出乎各界意料。國內有的媒體分析說,這只是對鐵礦石最大進口國中國設的一個局,日本企業將不執行這個價格。張億貴對記者談了他的看法:這個價格對日本鋼鐵企業傷害不大,受害最大的是中國鋼鐵企業。
一、在國際鐵礦石交易中,買方拿回扣是不公開的規則。這次日方與鐵礦石企業達成天價,將拿極高的回扣。到底拿多少回扣,外人無從知道,但日本鋼鐵企業肯定回扣不少,由此抵消過高漲價給其帶來的損失。
二、包括巴西、澳大利亞礦山在內的國際鐵礦石大公司,日本人都有參股,而且參股比例很大。這樣日本人在購買鐵礦石中多支出的成本,作為礦山股東可以找回。
三、早在2003年,中國就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鐵礦石進口國,2004年全國鋼產量達2.72億噸,進口鐵礦石高達2.08億噸,較上年增長40.5%,進口依存度快速上升到50%,2005年鐵礦石進口還將繼續上升。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受害最大的是中國鋼鐵企業。王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