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說趙本山受邀要為一款網絡游戲做代言人。不知道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但我想請趙本山手下留情,千萬不要忽悠網游!
這兩年,娛樂圈里確實有這么一股風氣,誰出的錢多,明星就給誰代言。先不說遠的,就拿前段那個化妝品事件來說吧,一個香港的明星口口聲聲說:“連續使用28天皺紋減少47%,肌膚年
輕12年”,鼓動得愛美女士們紛紛購買。然而,在使用一個階段后,她們不但沒有看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感到的是皮膚瘙癢與部分灼痛。
這種事兒,作為圈里人,趙本山肯定比我知道得多。他也做過不少品牌的代言人。我認為,明星要代言什么,就要負點責任,可不能閉著眼胡說。聽說趙本山要代言網游,那么,我想問一問,你曾經玩過網絡游戲嗎?你對網絡游戲又了解多少?
咱們先來看看這樣一組數據吧:我國已經有了8400萬網民。這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萬,占到了19%。而這1650萬中未成年人占14.8%,也就是244萬。而據東方早報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未成年人最喜愛的媒體排名中,25.44%的未成年人選擇電腦游戲為自己的最愛,選擇網絡的有14.46%,兩者相加約有40%,是電視和報紙之和的近一倍。透過這一系列的數據,也許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但搜索2004年各大媒體的報道,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一個新鮮的詞語———網癮少年的概念正浮出水面。如果在百度搜索里面打上“網癮”二字,搜索出的網頁達到了37000多頁,什么“少年難戒網癮”、“網癮少年在網吧奮戰七日夜”、“少年一刻不玩網游就頭疼嘔吐”、“10歲小孩迷戀電腦游戲后不讓玩就自殘”等。這類報道幾乎天天都有,數量之大、頻率之高,都是歷年來所罕見的。
網絡以及網絡游戲興盛起來了,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許多未成年人正在淪落為網癮少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這種被人稱為“電子海洛因”的東西,正蠶食著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那些追星的孩子們,他們被一個個偶像牽引著,義無反顧的進入了網絡游戲的天堂。為了游戲,他們不吃不睡,通宵達旦;為了游戲,他們荒廢了學業,省吃儉用,到處劃拉錢;也是為了游戲,他們還有的盜號、詐騙,甚至在現實中也玩起了游戲中的血腥PK。面對一個個心靈扭曲的孩子,試問我們的代言明星們:究竟是誰把他們困在了網中央?
以上這些話,我絕對不是嚇唬趙本山。你也是全國青聯委員,不信,你就去問問團中央,他們那里有許多數據,可以說明問題。
我曾經看過趙本山的一部電影叫《幸福時光》。為了那個失明的女孩子,主人公獻出了那么多的愛心,不由得令人說聲:謝謝啊!而現在,面對全國那么多潔白無瑕的孩子們,我真的不知道,趙本山是不是真的忍心去做那個代言人。不管怎么說,反正我就是擔心,假如趙本山一忽悠,不知道多少孩子跳進網游的火坑,“三年”都爬不出來。
趙本山,為了全國的青少年們,咱不忽悠網游,行不?
(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