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重慶市鵝嶺一家按摩院竟取了個“干部保健院”的名字,招來不少指責,并將受到管理部門查處。按摩院老板李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里不是政府部門的干部保健院,只是她開的按摩院。因為怕被懷疑有“歪”業務,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以覺得比較正規。
取店名是不能亂來的,目前,《中華人民共和
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對于店名的選取是有明確規定的,店名不得“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而報道中的這家按摩院取名“干部保健院”,不僅會對社會有不良影響,也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而且,在筆者看來,按摩院取名“干部保健院”也是一種極大的諷刺,它諷刺了誰呢?
首先,“干部保健院”諷刺了我們整個社會。按摩院老板李女士說,因為怕懷疑有“歪”業務,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以覺得比較正規。“歪”業務應該就是指色情服務了,而老板之所以怕被別人懷疑,就是因為現在市面上太多的按摩院、理發店、洗頭房等在暗中提供色情服務。曾有媒體報道:一家開展正當業務的理發店旁邊是些提供色情服務的理發店,以至于客人以為這家理發店也提供色情服務,令老板很是尷尬。由此可見,開展正當業務的按摩院取名“干部保健院”,是怕被別人想“歪”了,這是對按摩這個行業的極大諷刺,甚至可以說是對整個社會的諷刺。
其次,“干部保健院”諷刺了一些作風不正的國家干部。近年來,各種按摩院、保健院、洗頭店等服務場所在各個大小城市里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在里面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國家干部、公職人員的身影,有些人甚至是那里的常客。國家干部出入于按摩院這些被視為提供色情服務的場所,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極壞的。盡管按摩院的老板解釋說“這里不是政府部門的干部保健院”,但這店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里像干部療養院一樣,供國家干部使用。這名里名外暗含的諷刺意味不難想象。
另外,“干部保健院”還諷刺了當地的工商管理部門。渝中區工商分局菜園壩工商所一位工作人員稱:“沒有經過工商核準,使用的店名就是不合法的。”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沒有到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的不合法的店名竟堂而皇之地擺在那里,這不是沒有把這些管理部門放在眼里嗎?就是這個保健院,以前因為營業執照的問題被工商部門處罰過,而今店名又違反了法律規定,難道工商部門只是負責審核管理,就沒有宣傳教育的義務和責任嗎?這難道不是對工商部門的諷刺嗎?
總之一句話,“干部保健院”諷刺了誰,誰就應該認真地反思一下了。
【來源:人民網;作者:謝煥權】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