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3月9日專電(陳光明、時光)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但春季到底應該怎么“捂”,可能許多人都說不清楚。醫學專家提醒市民,春天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春捂”可忽視不得。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許多愛美的女性早早地脫掉了臃腫的冬裝,換上了輕便而漂亮的
春裝。但初春的天氣氣溫不穩定,早晚溫差也較大,這也就使許多市民患上了感冒等疾病。記者從鞍山市各大醫院了解到,近些天來,到醫院就診的感冒、發燒患者呈現了上升趨勢。此外,鞍鋼鐵西醫院骨科主任李永新也介紹說,近一段時間,骨關節炎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老寒腿”發病率也很高。這些疾病大多是因為過早地減衣而引起的。
據鞍山市中醫院針灸科毛愛民主任介紹,老話所說的“春捂”是有一定醫學根據的。春天正是各種病毒活躍的時候,風大又很有利于病毒傳播,加之春天時寒氣還沒有完全散去,過早減衣,人很容易患病,特別是那些體弱多病的人。
不過“春捂”也有學問,盲目“春捂”只會適得其反。毛愛民主任介紹,“春捂”也就是注重保暖,一般是在早春期間,大約從三月初到四月中旬。有人說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早晚溫差超過8℃的時候就應該“捂”,其實“捂”的程度應該是因人而異,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決定是否該增減衣物。鞍鋼鐵西醫院骨科李永新主任則提醒市民,“春捂”一定要根據天氣的變化情況來定,過于“捂”反而會對身體不利。在增減衣物時,最好先聽聽天氣預報。
LUC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