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4日專電(劉曉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弱視應等到上學后再治療,因為孩子懂事后,治療起來容易配合,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眼科主任醫師陳思同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發現,兒童弱視治療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
相關研究表明,3-7歲為最佳治療時期,80
%-90%都可以治療,7-10歲尚可治療,10-12歲不易治療,12歲以后治療效果微乎其微,成年以后再治療則無效。
如何發現孩子有弱視,陳思同說,做父母的要觀察孩子看書、寫字時是否兩眼離書本太近;看人時是否兩眼一起注視,有無出現一眼注視、一眼偏余的情況;看人時是否歪著腦袋。無論有無以上狀況,家長都應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弱視在兒童視覺發育期間均可發生,多在1-2歲就開始。弱視發病愈早,其程度愈重。弱視兒童如不及早發現和治療,都會導致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嚴重影響其視功能,可能造成終身低視力,成為立體盲。
在兒童治療弱視過程中,由于兒童年齡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長的耐心指導很重要。家長不能操之過急,要充分了解到視力治療過程是緩慢的。同時要耐心勸導孩子堅持戴眼鏡,尤其是孩子看近物時戴眼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中、重度弱視的兒童,除戴眼鏡外,還要堅持到醫院進行弱視訓練治療,應用弱視刺激儀的家長要讓孩子認真畫圖。要堅持復診,2-3歲的兒童每兩周一次,更大一些的兒童每月一次,請醫生檢查眼底、視力等,每年要散瞳驗光一次。
專家囑咐,弱視眼視力恢復正常僅是治療的第一步,以后還要訓練雙眼單視,融合立體視功能,如不做進一步訓練,原來取得的正常視力也將是不穩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