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前往北京一建筑工地看望并慰問河南籍農民工。當天上午,他剛剛到達北京前來參加全國“兩會”。(《新京報》3月3日報道)
讀罷此條消息,筆者不禁為徐光春書記在異地現場看望并慰問家鄉農民工的不尋常的舉動所感動。
河南省是有名的農業大省,在外
務工的農民工較多,統計資料顯示,河南省是勞務輸出大省,去年省外輸出務工人員達到1400萬人,占到全省農村勞動力的28%。勞務經濟已成為河南省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河南省的最高父母官,心系農民工,借到京開會之機,第一時間到一線看望并慰問家鄉農民工,充分體現了他深切關心農民工的赤誠之心,其彰顯的積極意義不同尋常。
首先是給農民工以鼓勵。在與工人的談話中,徐光春強調了勞務經濟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并以“一人外出全家脫貧”的俗語來評價外出務工人員對農村經濟的作用,表示希望河南農民工能把打工變成創業,不要以“打工”的心態在外。這從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充分肯定了農民工創造的勞務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激發了農民工的創業激情。
其次是給農民工以自豪。作為身在他鄉的河南農民工,受到家鄉的最高父母官親臨工地看望并慰問,本身就深感自豪,況且在座談時,徐光春書記表示為河南農民工感到自豪,也希望農民工在脫貧的同時能帶領家庭致富。
第三是給農民工以溫暖。據報道,徐光春書記在工地上,一直在施工現場和工人的生活區,和工人聊天,從關心農民工是否能按時領到薪水,到問農民工是否每天能吃煮雞腿,米飯怎么吃?夠不夠?從走到床邊摸了摸被子,又到暖氣那里摸了摸,到然后再問工人們宿舍暖和等等,其一言一行,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對農民工溫暖。
事實上,我國目前農民工已1億有余,關注農民工,關心農民工已成為中央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題。筆者但愿徐光春書記此舉的積極意義不僅限河南省的民工。
作者:李亞高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