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Volvo S40 T5外觀
椰樹下的北歐風情
Volvo,這個舉世聞名的響亮名字誕生在一次非常有瑞典傳統(tǒng)特征的龍蝦晚宴上,就在阿瑟·格布里森和古斯塔夫·拉森就餐的幾小時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
當你贊美一部汽車的外形有多么漂亮的時候,請你別忘了再打開車門仔細看一看
“當你贊美一部汽車的外形有多么漂亮的時候,請你別忘了再打開車門仔細看一看,因為那里會有更多的驚喜在等待著你。而那時,也正是一位設計師最欣慰的時候!备咛、文雅的法迪·塔斯馬說到這個的時候,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這個看上去并沒有什么藝術家氣質的人,卻是Volvo汽車公司平臺的首席設計師。
在北方城市已近寒冬的時候,我們來到了三亞這座海南島最南端的海濱旅游城市,宜人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和煦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柔軟的沙灘、美味的海鮮、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還有時尚、動感魅力的全新Volvo
S40 T5,這些近乎完美的東西忽地同時出現在我面前,盡情去感受它們吧!
我只能用一些膚淺的語言來形容眼前美好的事物,雖然這些也只是皮毛,但實在是控制不住。全新S40的車身造型與以前相比變化較大,流暢的線條和較低的離地高度使豪華氣質與跑車味道恰如其分地揉和在一起,真像一位等待起跑的紳士,運動中透著股高雅。延續(xù)自S60的前伸車鼻,Volvo傳統(tǒng)的車頭輪廓,氙氣大燈、V形線條夸張突起的發(fā)動機蓋無不清晰地彰顯著來自北歐的設計思想已然年輕到了一定境界。對于已經習慣了Volvo傳統(tǒng)而樸實外形的我們來說,光用驚喜來形容好像還不夠,它絕對屬于那種外表穿著西裝,里面卻身著高品質Nike或Adidas類型的一族,想象得出,也確實另眼相看。
雖然Volvo的設計傾向于北歐的風格,但是他們一定會選擇在世界不同的地方設立設計工作室,以便搜集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和不同地方的發(fā)展趨勢。例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的設計室,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那里的氣候非常宜人,氣候是促使設計師能長期居住在那里,并能從中激發(fā)出靈感的重要原因;另外一點就是那里具有強烈的時尚氛圍,充斥著新鮮的事物。像在加州,那里是滑板的發(fā)源地,是沖浪愛好者的樂園;而巴塞羅那是藝術的中心,意大利會把自己的劇院遷到那里,那里更有很大的展覽中心,有豐富的繪畫、設計、服裝資源,那里充分體現了不同文化的融合,所以這些地方是建立Volvo設計室的首選地。
很自然的,新款S40的內部設計帶給人們一個全新的自由空間。在業(yè)界首次采用線條優(yōu)美的獨立式中央控制臺,其內的各種控制器實現了功能與位置的最佳安排。視線內出現的只有一個不大的顯示屏,四個按鈕以及幾個用來控制空調、立體聲音響系統(tǒng)等設備的開關。最有特色的要數其控制臺如隧道式支架一般和諧地固定在中央位置,后面與車體有一段比較寬裕的空間,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儲物室,可供駕駛者將手包之類的私人物品安放其中,唾手可得,又有很好的私密性,人性化設計風格可見一斑。坐在車里,我們自然會對這款豪華車的舒適度進行打量。由于車寬比上一代多出了一個手掌的寬度,而且輪距和軸距也有相應的增加,因此內部空間至少可以令一位一米八高的大個子不感到拘束。
面對一個好的汽車設計,人們通常在看過第一眼之后會很吃驚,甚至無法體會到這些設計的背后到底融匯了一個設計師多少年的積累,或者是多么機緣巧合的靈光一現。就像法迪·塔斯馬,他原來是做游艇設計的,游艇雖然在開動的時候動感十足,但同時在靜止的時候人們也能感到它強大的動態(tài)和力量。這樣的理念被運用到了Volvo汽車的設計當中,從而,我們便可以從Volvo的圓形車身中體會到那種靜止中的動態(tài)美了。
與其說是享受駕乘快感,不如說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信賴
三亞這兩天的天氣不算太好,太陽時隱時現,這與我腦海中的印象有了些細微的出入,不過云層也會在霸占了一段時間后識趣地為陽光撒向地面讓出通道,這起碼會讓我們心里好受些,據說過兩天臺風將至,因此我們也趕緊抓緊時間享受這份愜意。
在三亞通往博鰲的路上,路況還算理想,基本上以高速公路為主,而且道路上不常見其他車輛,這相比北京來說簡直可以用人跡罕至來形容。只有當你將身體完全交給全新Volvo
S40并啟動它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感受到這輛座駕從骨子里散發(fā)出的極致魅力,與其說是駕乘快感,還不如說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信賴。這款緊湊型四門轎車承載了5缸2.5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剛過收費站,一腳油門下去,身體像是被猛地按壓在座椅靠背上,周圍的景物如潮水般向后倒去,這是前驅轎車固有的感覺。逐漸掛入高擋,這種感覺就不再那么突出了,此時的操控品質更側重于這輛1.4噸重汽車的轉彎能力。麥弗遜式加防傾桿結構的前懸架,可以實現迅速而精確的轉向反應,在中高速時躲避障礙物簡直是鍛煉人的反應速度,在這種結構下,只要你的手能跟得上腦子,那么它就做到了,十分輕松。而且由于輪距和軸距都得到了增加,出色的穩(wěn)定性使得安全帶沒有因為轉彎的身體偏離而增加長度。
在進彎前收油減速后,對著彎道頂點緩緩踩下油門,原廠配備的標準輪胎發(fā)出了刺耳的尖叫,但車身依然按照我的意圖完成了轉彎動作。進入直道后,由于出彎前的提早加油,強大的渦輪動力撕扯著你的全身向更快的速度沖刺,最大扭矩輸出能在相當寬的范圍內實現,提速平穩(wěn)又似乎在一瞬間。
而Volvo已然成為安全的代名詞,新款S40在由歐洲“新車安全性能評估機構”(EURO
NCAP)進行的多項撞擊實驗中,以及美國NCAP舉行的側面撞擊實驗中均獲得“五星”最高等級評分;在由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舉行的正面撞擊實驗中榮獲“最杰出轎車”稱號;而在瑞典國家公路管理署和Folksam保險公司聯合發(fā)起的對轎車座椅的頸椎保護功能進行的調查中,又獲得第一名。以上這些完全可以省略我對這款轎車安全性能的—贅述,雖然如此,我們還是不希望對被動安全進行測試。
將近中午,我們在三亞灣路邊上的一家很不起眼的烤魚店門口停了下來,這里全是當地出產的海魚,而我好像只認出了石斑,于是就胡亂地憑第一印象點了若干條。好吃不是說的,這種吃鮮活海魚的機會實在是不多,何況大師傅的燒烤手藝很到位,再配以當地獨有的燈籠椒醬,不由得我和攝影師一通狂轟亂炸,結帳也只花費了不到50塊錢,下回還來!
回程的時候已有些倦意了,但偶爾會途經一些城鎮(zhèn),交通情況比較復雜,再加上聽說當地民風強悍,假如是由于交通碰撞引起的糾紛,當地人會毫不客氣地將你“拿下”,所以我們也是倍加小心。路邊有很多做小生意的當地人,他們經常會若無其事地橫穿馬路,任憑你在一邊按喇叭,也有會識趣地加快腳步的,但似乎他們不認為避讓機動車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也只有不停地踩剎車、打方向,不過這倒讓我對S40在復雜路況下的操控有了更細微的感受。多連桿式后懸架確保了轉向的隨動性,駕駛某些車的時候會感覺車頭已經完成了轉向動作,但車尾似乎還在原來的軌道行駛,表現得有些遲鈍,而S40就像駕駛一輛四驅車那樣隨心所欲。
在相對比較好走的道路上,我們啟動了自動巡航系統(tǒng),并且有意試探了一下其全新裝備的IDIS智能駕駛信息系統(tǒng)。其靈感來自戰(zhàn)斗機上應用的相關技術,可通過監(jiān)測方向盤的動作幅度、加速器踏板的動作幅度、轉向信號功能以及剎車動作幅度,不斷記錄并進行處理,就會把不十分重要的信息做延遲處理。在正常情況下,駕駛者可隨時接聽電話或其他交通信息。在我正手忙腳亂地通過盤山路時,同伴特意撥通了我的電話,其結果是暫時無法接通,像這種細節(jié)的人性化設計我們還是頭一次遭遇,但它出現在Volvo身上倒也不足為奇了。
三亞之行接近尾聲,天空下起了小雨,關上車窗,馬來西亞音樂縈繞在車廂內,新款Volvo
S40立志把盡量多的青年顧客吸引到Volvo大家庭中,而它也無疑會做到這一點。
策劃執(zhí)行/史強 文/低調 攝/江泳濤